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搜索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今日吃瓜
海外吃瓜
校园
搞笑
网红明星
社会
手机版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圈子
用户
好友
道具
勋章
分享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热点吃瓜
›
社会事件
›
只吃“0”糖代餐 血糖越吃越高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只吃“0”糖代餐 血糖越吃越高
[ 复制链接 ]
央广网
2025-2-15 09:57:30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以为“0糖0卡0脂”代餐食品可以帮助控糖,结果越吃血糖越高,服用的药物数量反而增加——糖尿病患者张女士自认为健康的饮食行为被医生紧急叫停,回归正常饮食后,血糖有效下降并趋于稳定。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蒋海彬、厦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林琳近日在提到健康饮食话题时特别提醒市民,别盲目片面地选择包装上标注“零添加”“纯天然”等信息的商品,要综合考虑食品的营养价值。相对于食品添加剂,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患者经历:
追求低糖只吃代餐食品
母女俩血糖不降反升
40岁出头的张女士与母亲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她是一个比较认真的人,定期复诊,每天监测血糖。为了控糖,她专门研究低糖饮食,包括号称糖尿病患者能吃的0糖代餐食品,这一年母女俩都在食用这类代餐食品替代正常饮食。这一年时间,母女俩的血糖始终控制不理想,体重越来越轻,血糖反而不停往上走。张女士最高时的餐后血糖值达到14.7mmol/l,既往三个月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从6.7%上升至7.3%,意味着她距离血糖控制达标线越来越远,更糟糕的是,张女士和母亲的口服药药量也越加越大。
三个月前,母女俩定期去厦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复诊开药时,该科主治医师林琳很奇怪:张女士是比较认真管理自己身体的人,血糖怎么反而越来越高?详细问完饮食发现,与她们长期食用代餐有关。
林琳医师特别向张女士要来代餐食品的成分表。成分表里显示,有一部分的确是谷物合成添加物,还有代糖成分,包括一些食品添加剂。关键的问题是,代餐食品多是糊状物,蛋白质摄入不够,导致人体饮食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张女士和母亲才出现了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状况。林琳强调,这类号称0糖0脂的代餐产品最多取代的是一些纤维类、碳水类,还有蔗糖类,缺乏蛋白质对身体的影响更大。纠正了错误饮食结构,调整回正常饮食,避开高糖的水果、白粥等食品,张女士母女俩的血糖稳步下降,药品服用数量也逐步减少。
医生解读:
“0”打头只是减轻心理负担
不等于不含糖没热量
林琳强调,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每年都会接到类似张女士这样的患者,还有不少喝无糖饮料导致高尿酸、痛风疾病的患者。这些患者有个普遍特点,就是对这类打着健康旗号的低糖低脂食用产品一知半解,导致进入误区。实际上,食用这类代餐食品,更多的是起到减轻自身心理负担的作用。其实,日常饮食摄入只要做好适当调整,营养和控糖需求是互不耽误的。
她提醒市民,0糖0脂0卡不等于不含糖没热量,它是现代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标签描述,主要用来表示某食品或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厂家调整配方,让糖分、热量和脂肪含量达到国家标准。但是,以“0”糖为例,更准确的表述应是“0”蔗糖,并不代表该食品不添加葡萄糖或不使用代糖等其他糖类。
“健康饮食主要是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蛋白质的摄入要充足,碳水、脂肪、膳食纤维等营养素要合理搭配。”蒋海彬表示,如果油脂类摄入过多,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膳食纤维少体内油脂的吸收反而更多,因此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比如适当增加蔬菜、粗粮,可以抑制油脂的吸收,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更有利于控制体重、血糖。(记者刘蓉 通讯员 高莹)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0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点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央广网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提问
+关注
发布新话题
广告合作
广告赞助
Ruby 镜像
RubyGems 镜像
Rails 视频教程
Rails Guides 中文版
Ruby on Rails 教程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