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医院急诊科经常遇到一些年轻患者
他们捂着胸口,表情痛苦急匆匆地冲进诊室
“医生,我刚刚打球/健身/跑步
突然胸口疼得厉害,喘不上气!”
这些患者往往年纪轻轻,平时身体倍儿棒,
突然出现这种情况,
自己和家人都吓得不轻
其实,这种突发
胸痛、胸闷、呼吸不畅的症状
很可能是“气胸”在作怪。
气胸,听起来有点陌生
但它却是急诊科的“常客”
尤其偏爱那些瘦高个儿的年轻人
别看它名字里带个“气”字
好像没什么大不了
但如果不及时处理
可能会让肺“瘪”掉
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小布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隐形杀手”——气胸
本期科普嘉宾
马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宝山院区急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外科学博士,
主任医师,上海市文化
创意产业促进会
“文化+”医疗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
急诊医师分会急诊外科
专委会常委。
古丽加克拉·艾山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急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青年科普讲师。
1、气胸是怎么回事,是指胸腔里有气吗?
正常情况下,人的胸腔是密闭的,没有气体,胸膜腔内为负压。当肺组织或胸壁出现破口,气体进入胸膜腔,打破了胸腔内的压力平衡,使胸腔内压力增高,就会压迫肺组织,导致肺萎缩,形成了气胸,从而影响了肺的气体交换。
2、气胸分哪几种?通常有哪些表现?
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根据肺部是否存在基础病变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还有一种不能忽视的第三类气胸那就是张力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指的是在没有明显外部创伤的情况下,肺部组织破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压迫肺组织,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好发于年青人。
继发性气胸一般指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基础疾病演变所致,这些患者一般年龄比较大。
张力性气胸比较凶险,由于不断呼吸,可导致气体持续进入胸腔,造成胸腔内压力持续升高,循环、呼吸受到影响,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
3、气胸好发于哪些人群?
瘦高体型的健康男性:此体型男性在青春发育期,肺组织往往 “跟不上” 快速的生长发育,易出现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肺泡壁弹性较差,容易破裂形成气胸。
肺部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结核、细支气管炎症等。
外伤患者:胸壁穿透伤(比如枪伤、刀伤等)、肋骨骨折等情形。
特殊患者人群:妊娠合并气胸、月经性气胸、新生儿并发气胸、机械通气患者。
4.如何预防气胸?
健康人群中,很难判断谁是高危患者。既往有过自发气胸病史的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用力屏气;戒烟;对于瘦高体型的年轻人,需要更加注意预防气胸的发生。
对于发作过气胸患者,应当更加注意以上情况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气胸恢复期1年内考虑推迟空中旅行,避免潜在风险。潜水会导致气胸复发,甚至出现张力性气胸,所以发作过气胸患者应禁止潜水。
2、如果在剧烈咳嗽或用力过猛之后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要警惕自发性气胸的可能,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常见Q&A
Q1:
气胸患者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如突发出现胸闷胸痛,憋气难受,需立刻急诊科就诊,症状较轻也可前往胸外科或呼吸内科门诊就诊。
Q2:
气胸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气胸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症状和肺组织受压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肺组织受压较轻,患者症状轻微,采取吸氧并密切观察的保守治疗。部分轻症患者可以自行改善。如果肺组织压缩严重,患者有明显的缺氧及心肺功能受损表现,则需要急诊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
对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经观察或置管引流处理后,建议进一步完善高分辨CT以明确病因。如果发现有明确的肺大泡等病变,或者引流后肺复张不良或者持续漏气者,建议手术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Q3:
气胸治疗后会复发吗?
绝大部分的气胸患者,经过观察和治疗后,都能好转或治愈。在治愈后,有时候会有复发的风险,尤其是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复发的可能性相对稍高一些。但通过医生的指导,比如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的风险。
Q4:
突发气胸怎么办?
一旦突发气胸,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正确体位:马上就地平卧休息,以缓解不适。若无法平卧,建议采取半坐卧位,借助重力作用,减轻肺部所受压力,改善呼吸状况。
2、避免增加胸腔压力:严禁用力、屏气,尽量抑制咳嗽。这些行为会使胸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加重气胸病情。
3、稳定情绪:患者自身要努力保持情绪平稳,家属也需冷静,切勿惊慌失措,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促使呼吸加快、胸腔压力改变,不利于病情稳定。
4、紧急医疗求助:即刻拨打120急救电话,若附近有医疗机构,也可迅速送往就近医院,争取尽快得到专业救治。
Q5:
气胸患者在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
1、禁烟:吸烟是导致自发性气胸的因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肺部组织,引发肺气肿,进而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
2、避免过度劳累与剧烈运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熬夜,维持规律的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或练习深呼吸,也可尝试吹气球等活动,以促进肺扩张。但应避免参与剧烈运动,如短跑、跳绳等,同时在运动过程中切勿千万不要用力屏气或者憋气,防止增加胸腔内压力,导致伤口裂开或气胸复发。
3、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以减少气胸发生的可能性。
4、定期体检:对于有气胸病史或肺部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胸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气胸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
出现了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千万别硬扛!
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及时前往医院检查诊治,
才是应对的关键之举。
关注肺部健康,远离气胸威胁,
愿我们都能畅快呼吸,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