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搜索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今日吃瓜
海外吃瓜
校园
搞笑
网红明星
社会
手机版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圈子
用户
好友
道具
勋章
分享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热点吃瓜
›
社会事件
›
谨防“跑步机现象”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谨防“跑步机现象”
[ 复制链接 ]
中工网
2025-3-5 11:04:02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原标题:谨防“跑步机现象”
经常健身的人知道:在跑步机上锻炼,尽管位移没有改变,但通过运动出了一身汗,达到了锻炼的效果。可是,如果抓工作的时候看似干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工作却没能往前推一步,这种“跑步机现象”,值得人们警惕。
现实中,不乏这种“跑步机现象”。比如,有的地方热衷“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看似大会小会开得热气腾腾,看似文件传来传去热热闹闹,却经常是“会上慷慨激昂,会后涛声依旧”,跑得“大汗淋漓”,干得却“稀松平常”;再如,有的地方长于“造势”,而短于“干事”,干起工作来“落实未动、造势先行”,雷声大、雨点小,项目推进慢慢腾腾,开工仪式却搞得大张旗鼓,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效果寥寥……这种热衷表面文章、却缺乏实质推动的做派,恰恰是群众极为反感的“跑步机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工作抓在了表面,没抓到要害,在于很多时候做的只是拍照留痕、记录台账、准备材料等“台面上的事情”,而没有去做推动工作真正需要做的大事、要事、难事。说到底,“跑步机现象”的本质是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只重表面不重结果的形式主义。
“跑步机现象”有害无益,为何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是有的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干工作惯于敷衍应付,惯于做表面文章。有的干部觉得,平日里只要在忙,不管忙得是不是有效、是不是忙在点子上,都是好的,毕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忙起来总比不作为好;还有的干部认为,干得好与不好是能力问题,干与不干却是态度问题,只要在干,哪怕是“空转”,至少说明态度是好的,因而无可指摘。殊不知,身为干部,不作为固然不对,但“卖力不走心、出工不出力”“跑得很卖力、实际无进展”同样不对,同样需要避免。需要指出的是,“跑步机现象”的出现固然与干部个人素养和担当有关系,同时与指挥棒是否精准科学也不无关系。如果考核停留于文牍主义和繁琐哲学,如果仅以台账和报表论工作,不看现场、不问过程,这种不考实绩只看表面的考评作风,很容易滋生“跑步机现象”。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警示我们,要谨防“跑步机现象”,引导干部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脱离出来,从层层加码、过度留痕中解放出来,把精力用在推动政策落实上,用在为民办实事上。该忙不忙是失职,为忙而忙是假把式。干事就要干出实绩,忙碌就要忙出价值。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常常给思想“掸灰”,为作风“除尘”,为状态“纠偏”,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忙到点子上,忙到关键处。要提高“忙”的本领,优化“忙”的方法,提升“忙”的实效,善于区分工作的轻重、缓急、主次,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扎实把工作推向前进,以务实的成果赢得百姓满意。(杨丽)
来源:新华日报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0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点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中工网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提问
+关注
发布新话题
广告合作
广告赞助
Ruby 镜像
RubyGems 镜像
Rails 视频教程
Rails Guides 中文版
Ruby on Rails 教程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