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儿童听力损伤显著增加,家长这个不当操作很常见

湖南日报 2025-3-5 10:59:22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李静娴 王元元 王娟 
  今年3月3日是第26个国际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
  “当下在各种噪音与不良用耳习惯双重影响下,儿童听力损伤案例显著增加。”当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三病区主任王宁结束采访时表示,许多孩子的耳部疾病都由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引起,只要避免这些伤耳行为,预防听力损伤并不困难。
自行掏耳朵,差点把孩子的耳朵“掏坏了”
  5岁的达达便是该科室近期收治的患儿之一。
  最近,其家长发现他好像有点不“听话”,怎么喊都没反应,“一开始还以为孩子在专心做自己的事,故意屏蔽了我们的声音。”达达的妈妈表示,没想到孩子是真的有点听不到了。
  原来,前阵子某天,妈妈发现达达耳道里堆积了不少耳屎,便拿出掏耳勺尝试清理,可这一掏,耳屎被越推越深,达达也直喊疼,妈妈这才作罢。
  想到孩子的不正常反应,她连忙带达达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三病区就诊,王宁主任医师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达达属于油性耳屎,质地特殊,极难清理,稍一触碰耳屎就容易被推到耳道更深处,耳道严重堵塞影响了听力。经过耳道冲洗治疗,达达症状缓解,听力恢复。
  “孩子的耳道极为娇嫩,自行掏耳存在极大风险。特别像达达这种油性耳屎,本身就容易粘连、聚集,家长擅自用掏耳勺处理,很容易损伤耳道黏膜,引发炎症。”王宁介绍,更为严重的是,一旦不慎戳破鼓膜,不仅会导致听力受损,还可能引发中耳感染,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从生活多方面入手,保护孩子的听力
  “再次强调,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挖耳屎。孩子耳道窄且娇嫩,挖耳勺、棉签稍用不当,易戳破鼓膜,致外耳道细菌侵入中耳引发中耳炎。”王宁提醒,多数时候,耵聍会随孩子咀嚼、说话自行排出。若耵聍过多影响听力,应带孩子去医院,由医生专业取出。
  现在很多孩子常用耳塞听音乐、看视频,家长们切记要遵循“60-60原则”——音量不超设备最大音量60%,连续使用不超60分钟。孩子若出现耳朵疼痛、瘙痒、耳鸣等不适,应立刻停用,让耳朵休息。
  “家长务必克制情绪,避免扇孩子耳光或击打其头面部,以防外力冲击耳部影响听力。”王宁提醒。
  预防中耳炎发生也是重要一环。王宁介绍,如果孩子有鼻涕,应教其轻轻按压一侧鼻翼,交替擤出分泌物,勿用力擤鼻,以防分泌物逆行引发中耳炎。如果孩子患中耳炎,洗澡、洗头可用棉球堵耳道口防水,切勿自行冲洗外耳道、滴耳药水、喂抗生素,需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日常家长们要多留意孩子们的行为,防止其因好奇将小珠子、豆子等异物塞入外耳道。”王宁介绍,异物入耳易损伤耳道、引发感染,若炎症蔓延至中耳后果严重。发现异物入耳,不要自行处理,立刻找医生安全取出。
  与此同时,孩子洗澡、游泳时若耳道进水,应马上用干净软毛巾轻擦外耳道吸水,或使用干净的医用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注意不要过深),也可以让孩子头偏向进水侧单脚跳排水。防止水长时间滞留,以免滋生细菌引发外耳道炎影响听力。
  “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孩子耳部状况,若孩子出现听力下降,如叫名反应慢、电视音量调得大,或诉说耳痛、耳鸣、耳闷,以及耳朵有黄水流出、有异味等,这都是耳部问题信号。”王宁提醒,此时务必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早诊早治,避免听力不可逆损伤。
(一审:周倜;二审:段涵敏;三审:杨又华)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湖南日报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