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搜索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今日吃瓜
海外吃瓜
校园
搞笑
网红明星
社会
手机版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圈子
用户
好友
道具
勋章
分享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热点吃瓜
›
社会事件
›
中国海岸线,不能没有这种草 | 地球知识局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中国海岸线,不能没有这种草 | 地球知识局
[ 复制链接 ]
地球知识局
2025-3-5 10:54:50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于婷玮
校对 | 朝乾 编辑 | 果
2025年2月,一则来自南极中山站的视频引起关注:
我国科学家在中山站附近海域监测到一次剧烈的
冰山海啸
,波浪高达1米以上。愈加频繁的海水异常振荡背后,是
南极冰川的消融和崩解速度正急剧加快
。而这,并非孤例——
澳大利亚大堡礁遭遇大规模珊瑚白化
环绕南极洲的海冰连续第三年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全球海洋不断刷新变暖纪录
去年104个国家出现有史以来最高温……
▲图注:
气候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在人类文明与气候变化的赛跑中,
海洋生态系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
。当各国政要为减排目标争执不下之时,自然界的古老智慧早已默默编织着地球的
“碳中和密码”
。
“以一抵百”的柔弱海草
阳光透过澄澈的海水,洒在海草床上,斑驳的光影里,是流动的绿洲。海草细长的叶片如丝带般随着水流轻柔摆动,小小的鱼虾在海草的茎叶间穿梭嬉戏,色彩斑斓的贝类则紧紧依附在海草根部,那些优雅的海龟也常常游弋至此悠然觅食。
海草,地球上
唯一一类完全适应海洋环境的开花植物
,在几百万年前重新回到海洋后,便扎根海底,用坚韧的根和柔软的叶在海底编织出绵延的“海底草原”,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
海草床
。仲夏时节,漫步在黄渤海海域近岸,或许有机会邂逅那成片的海草床。
▼
一棵小小的海草,凭借极为强悍的生命力,顺应季节的更迭变换,追随着潮汐的涨落起伏,连片大量繁衍。海草床不仅为无数海洋生物构筑起
赖以生存的家园
,更是地球最强大的
“固碳黑科技”
之一,生态价值堪称“以一抵百”:
海草床只覆盖了0.1%的海底面积,却储存了全世界
18%的海洋碳
,
固碳效率是热带雨林的35倍
;
全球现存海草床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一年可吸收超过
1亿吨二氧化碳
,相当于约3500万辆汽车一年的尾气碳排放量;
▲图注:
海草床是最高效的碳捕获和碳封存系统之一
1平方米海草床通过
光合作用
,一天便可产生
10升氧气
;
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海草床可以容纳8万条鱼和1亿个小型无脊椎动物,连濒危的儒艮(美人鱼原型)都靠它喂饱肚子。
北方的海草,有何不同?
在中国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黄渤海沿岸独特的海洋环境孕育了两种与“海草”相关的奇观:一是全球罕见的
生态民居“海草房”
,二是支撑海洋生命的
“海底森林”——海草床
。这两种看似无关的形态,却因同一种海洋植物紧密相连,成为
海洋生态文明的独特注脚
。
在胶东半岛的渔村海岸线上,灰褐色的海草房群落静卧于山海之间。
靠海吃海的胶东先民早在两个世纪前就发现了海草的神奇之处
,他们就地取材,挑选适合用于建造海草房的大叶藻(鳗草)等野生海草,将其收拢、晒干,再运用当地独有的苫盖工艺把海草牢牢交织在一起,最终建造成
冬抵寒潮、夏蔽酷暑
的海草房。
▲图注:
山东威海荣成市海边的海草房
(图:图虫创意)
昔日,海草房承载着渔耕文明“向海借材”的生存智慧;而今,摇曳在碧波间的海草床,则见证了生态环境的变迁。
海草床与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为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与红树林、滨海盐沼并称为三大蓝碳生态系统,但
海草床的知名度却远远不如红树林和珊瑚礁
,就连居住在沿海的民众都对其不太了解,常常把海草和海藻相混淆。
▲图注:
海草是高等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而海藻是低等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在我国,海草主要生长在山东、河北、辽宁、海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
沿海地区
。黄渤海海草床的主要优势种群是鳗草和日本鳗草。
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现存的海草床生态系统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0年的报告显示,自19世纪末以来,
全球已丧失了近30%的海草面积,全世界74种海草物种中至少有10种已经消失
。
尽管国内没有统一的海草床退化数据,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海草退化明显
也是公认的事实。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北方沿岸海域历史上曾经分布有丰富的
鳗草资源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大规模的围填海、港口建设、挖沙及破坏性的渔业捕捞等人类活动,严重危及海草的生存,
海草适宜生境被破坏,海草床发生退化
。
海草床不会说话,但它的存亡关乎每个人的未来。
拯救海草床: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海草床的退化形势触目惊心,
曾经广袤无边的海草地毯,如今却变得支离破碎
。每消失一株海草,都是在向我们传递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危机信号,警示我们不能再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视而不见,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拯救这片海底的绿意。
该如何破局?
家底清则施策明。自2019年起,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在系统内率先开展
渤海海草床生态系统监测
,至2024年已扩展至黄渤海全域,联合北海区沿海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各省市,对重点海域开展海草床预警监测,基本摸清了黄渤海海草资源的“家底”及其动态变化,为科学保护与精准修复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图注:
自然资源部北海生态中心进行海草床调查
预警体系筑防线。北海局率先启动了海草床生态系统预警评价工作,犹如给海草床装上“心电图监测仪”。牵头制定了《海草床生态系统监测、评价与预警技术规程(试行)》,
填补了我国海草床监测预警方法的空白
。
修复工程见真章。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海草床作为重要的碳汇生态系统
,其保护修复得到重点支持。
北海区大连、唐山、东营、威海等地7个海草床保护修复工程获得中央财政资金,通过
“海草三重疗法”
——植株移植搭建生态骨架、种子播种培育新生力量、生境改良优化成长环境,累计修复海草床面积1400余公顷。曹妃甸实施
了全国最大规模海草床人工修复
,2020—2023年累计保护修复海草床936公顷;东营在黄河口通过植株移植、种子播种和底质改造等措施,修复海草床面积100公顷。
威海市构建“政府+平台+企业”模式,积极吸引社会团体和社会资本参与海草床保护修复,累计修复海草床150公顷,荣成月湖海域修复后,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吸引大量大天鹅前来越冬,成为国际知名的“天鹅湖”。
▲图注:
青岛湾的海草床
各地助力海草兴。在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北海区各地秉持
陆海统筹、河海共治
的理念,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成功恢复海草生长适宜生境,海草床生态系统重现生机与活力。青岛西海岸新区通过退养还湿,拆除600万平方米养殖池,修复岸线130多公里,唐岛湾现分布面积306公顷的海草床,是山东最大连片鳗草海草床。潍坊在弥河口实施“斩草行动”,彻底清除侵占海草床生境的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一年内日本鳗草海草床面积增58公顷,达367公顷。
科研平台强根基。北海局携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共同建设温带海草床研究的“科研前哨”——
黄渤海温带海草床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24年积累3万余条监测数据,并在黄河三角洲、威海荣成等地开展海草床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与海试工作,稳步推进海草苗种培育,为海草床生态修复注入蓬勃活力。
▲图注:
科研人员进行数据检测
碳汇战略开新局。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北海局组织开展北海区
8个典型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
,初步构建蓝碳本底数据库,基本掌握碳储量格局。探索开展海草床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量化新增海草床的固碳数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这些努力的背后,是中国用数年时间将海草床面积从濒危边缘拉回2.6万多公顷的硬核实践,是工作人员日日夜夜的科学监测与生态调查,是积累下来的数万条真实数据。
2025年1月,自然资源部正式印发
《海草床生态修复手册》
,科学有序推进和实施海草床保护与修复更进一步。
▼
看当下,是海草床欣欣向荣的生机。2024年,北海局在唐岛湾发现分布面积306公顷的海草床,这片“浮出水面”的较大面积海草床,使山东省海草床分布
面积增加100%
,为山东省带来巨大的碳储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也意味着我国在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上拥有了更为坚实的自然基础
。
▼
看未来,更是一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奋进征程。下一步,北海局将围绕推动海草床生态系统全链条保护重点实施“四维攻坚”行动:
一筑监测预警闭环,构建
“空-天-海”立体监测网络
,创新动态预警模型与适应性管理机制,打造守护海洋生态的“千里眼”与“顺风耳”;
二强生态监管矩阵,贯通保护修复全链条评估体系,加强用海用岛管控,推广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科学开展保护和修复
,加强生态修复适应性管理,让生态监管无死角、无盲区;
三拓蓝碳价值通道,构建国际接轨碳汇计量体系,打通
碳汇监测-核算-交易链条
,为蓝碳价值铺设一条畅通无阻的黄金通道,让蓝碳在交易市场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创资本激活模式,完善生态产品GEP核算标准,倡导
“生态修复+生态产业”
融合发展,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海洋生态保护与开发中。
海草随潮汐起伏,它们不需要人类赞美,却需要人类敬畏。3月1日是
世界海草日
,下次去海边,不妨蹲下来看看那些随波摇摆的海草,它们正默默
守护着我们的海岸安全、生态安全
。地球的可持续未来,就藏在这些摇曳的绿色希望里。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END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0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点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1 回复
用户yz3k8o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从小就喜欢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看着就很舒服
2025-3-5 14:50:47
评论
使用道具
照妖镜
举报
地球知识局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提问
+关注
发布新话题
广告合作
广告赞助
Ruby 镜像
RubyGems 镜像
Rails 视频教程
Rails Guides 中文版
Ruby on Rails 教程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