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搜索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今日吃瓜
海外吃瓜
校园
搞笑
网红明星
社会
手机版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圈子
用户
好友
道具
勋章
分享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热点吃瓜
›
社会事件
›
云南力争到2027年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超2000亿元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云南力争到2027年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超2000亿元
[ 复制链接 ]
昆明信息港
2025-3-5 10:48:24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2月13日,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已组建1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
2023年全省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1030万亩,居全国第一。云南已成为全国中药材种植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道地药材主产区。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作为中药材产业工作专班牵头单位,牵头制定《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等文件,制定《云南省道地药材名录(2024版)》,公布156个道地药材品种,大力开展中药材GAP基地评价,培育壮大云南白药集团等龙头企业,组建100亿元云南白药集团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健全完善种植基地、市场营销、初精加工等体系。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杰介绍,《行动方案》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框架设计、行动指南,分3个部分,明确了发展目标、十大重点任务、23项主要建设内容、4条保障措施。
《行动方案》明确,力争到2027年,全省中药材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中药材种植规模达10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15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基本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品质最优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中药材产业国际化发展示范区;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成集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于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从重点任务看,《行动方案》聚焦中药材产业一二三产全链条发展面临的突出短板和关键弱项,实施十大重点任务,包括中药材良种育繁推体系建设工程、高品质中药材供应基地建设工程、中药材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工程、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推广工程、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工程、中药材康养旅居融合发展工程、中药材品牌培育提升工程、中药材科技创新工程、中药材国际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中药材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在保障措施方面,全省将建立省级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工作专班,细化分解落实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完善制定财政、基金、金融、保险、招商、用地等支持中药材产业若干政策措施。完善联农带农,积极引导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户各展所长、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促进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数智化交易仓最高奖补1000万元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建宏介绍,按照“市场优先、财政引导、金融协同、补短板、强弱项”的原则,省财政厅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对中药材从种苗到种植,从加工到交易全链条进行了梳理,根据各环节的公益性、社会性、外部性,出台一系列财政支持政策,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为中药材产业注入“强心剂”。
在种业方面,将大力支持推进药用植物新品种创新和种质资源开发,对推广种植5000亩以上的药用植物新品种,每个品种给予30万元的财政补助,对“云药之乡”建设成效突出,考评居前10位的单位每个奖励10万元;重点支持集中连片大宗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按照项目总投资的40%予以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可达1000万元。
为拓展市场,省级财政将加大商贸流通等资金统筹力度,重点支持以昆明市、文山州为药材区域交易辐射中心,以大理州、昭通市等为主产地交易市场及景洪市、瑞丽市等4个中药材进口口岸交易市场的“1+N”市场交易体系建设,包括现代化高标准中药材交易市场、仓储中心项目建设。其中,对于数智化交易仓将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财政奖补。
省级财政将通过项目支持、资金奖补等方式,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用好用活各项财政补助资金政策。如对符合条件的新中药品种,省级财政将对研发费用按20%给予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同时,积极支持构建完善联农带农富农长效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红利。此外,将实施中药材标准制定补助,对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进行修订且新公开发布总数在20个以上的,给予研究单位每个10万元,最高500万元的补助。
苏建宏表示,省财政厅将通过加大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指导各地统筹用好各渠道资金,并应用多种政策工具,有力支持中药材产业更好更快高质量发展。将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抓好政策落实,确保财政政策从种业、基地、设施、加工、市场、品牌、金融等重点环节同向发力,为有效促进云南中药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云南第二个“烟草型”支柱产业,实现中药材产业更好更快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3年建设良种繁育基地88个
为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引导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种植养殖中药材,推动云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会同相关单位专家技术人员研究制定的《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区划》)印发实施。《区划》分4个部分,明确了总体要求、区域布局、种养模式和主要措施。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李荣福介绍,《区划》规划3年改造提升中药材资源圃(库)8个、建设良种繁育基地88个、认定GAP基地144个、改扩建及新建产地初加工点(趁鲜加工)250个,建设国家级种质资源圃1个、省级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检测平台1个。
在区域布局划定上,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优势和中药材产业基础等条件,以州(市)为单元,按照滇中、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五大片区进行中药材区域种植养殖布局。根据自然地理特征、种养现状、发展优势与未来潜力等,按照重点品种和特色品种进行主要品种布局。其中,重点品种以云南“十大云药”、云南“十大健康资源”,以及种养规模、产量、产值与发展潜力等有明显优势的道地药材为主;特色品种以特点鲜明、优势明显、供求紧缺的区域性特产药材为主。《区划》共规划发展4类50个主要中药材品种,并细化到各县(市、区)。
《区划》按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种养规模要求,探索创新提出“林下、园地、一般耕地、一院四边”4种生态复合种养模式,科学合理扩大非农用地种植规模。提出充分利用全省7000多万亩林地空间,发展林下中药材立体种养与仿野生种养;充分利用全省3000多万亩园地空间,发展园地中药材生态协同种养。(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0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点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昆明信息港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提问
+关注
发布新话题
广告合作
广告赞助
Ruby 镜像
RubyGems 镜像
Rails 视频教程
Rails Guides 中文版
Ruby on Rails 教程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