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节后失去方向感了,怎么办?心理医生帮您走出迷茫

湖南医聊 2025-3-5 09:50:15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春节假期结束后,许多人会陷入“方向感迷茫”的困境——找不到工作或学习的动力,对未来感到焦虑和无力,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这种状态若长期持续,可能发展为慢性压力或低成就感。
小王是一名25岁的程序员,春节回乡期间,亲戚们反复询问他的职业规划:“你打算一直写代码吗?什么时候能升职?”返工后,他陷入自我怀疑:“现在的工作真的适合我吗?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这种迷茫导致他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逃避工作的行为。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漆靖副主任医生经过评估,了解到小王的困扰主要源于两方面:
1.认知偏差: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如“程序员没前途”),忽视自身优势和兴趣。
2. 行为回避:因害怕失败而拖延行动,进一步加剧无力感。
漆靖副主任医生提醒到,我们要减少这种焦虑和无力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
1.识别并挑战“灾难化思维”
首先检查是否存在以下负面想法:全或无思维—“如果这份工作不适合我,我的人生就完了。”; 过度概括—“一次项目失败,说明我能力不行。”;读心术—“同事一定觉得我能力不足。”然后将负面想法写下来,用客观证据进行反驳。如先写下负面想法:“我的工作没有价值。”再写下反驳证据:“过去三个月,我独立完成了两个项目,客户反馈良好。”或者使用替代性提问:“如果朋友陷入同样的困境,我会如何劝他?”。
2.重构“目标”的认知
迷茫的根源常在于对目标的错误认知,例如认为“必须找到完美方向才能行动”。我们不妨试试“行为实验”来行动起来。首先设定探索性目标,小王可将目标从“找到终身职业”调整为“未来3个月,尝试参与一次跨部门协作项目,了解其他岗位的工作内容”。然后将其分解为最小行动单元:周一向同事询问其他部门的工作流程;周三参加一次产品部门的会议;周五:总结自己对不同岗位的兴趣评分。通过小成功来积累掌控感。
3.行为激活
迷茫者常陷入“想太多,做太少”的恶性循环。CBT强调通过具体行动改变情绪状态。具体做法有:(1)制定“5分钟启动法”小王不想写代码时,告诉自己“只做5分钟”,通常启动后会更易进入状态。(2)建立每日微习惯:每天花15分钟学习一项新技能(如数据分析、沟通技巧),增强“成长感”。(3)记录成就清单:每天写下三件已完成的小事(如“修复了一个bug”“帮助同事解决问题”),强化自我肯定。
4.价值澄清
方向感缺失的本质,可能是个人价值观与当前生活的错位。我们可以试试价值观排序练习来澄清自己未来的方向:列出10项你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如“创造力”“稳定性”“社会贡献”),按优先级排序。小王发现“学习新技术”和“团队合作”是他的核心价值,而当前工作中这两项均能得到满足,从而缓解了对职业的质疑。如果某项核心价值长期未被满足(如“自主性”),可制定调整计划(如申请独立负责项目)。
5.区分“他人标准”与“自我需求”
当亲戚说“程序员不如公务员稳定”,小王可反问自己:“稳定性真的是我目前最需要的吗?” 主动减少浏览社交媒体上的“成功学案例”,避免陷入比较陷阱。
1.webp


漆靖副主任医生提醒:想要掌握自我调节的工具,形成积极认知与行为的良性循环,需要每周回顾目标进展,调整策略而非否定;认识到“方向感”是动态调整的过程,允许自己试错;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成长小组”,分享困惑与经验。
春节后的方向感迷茫并非终点,而是一个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你可以将焦虑转化为探索的动力,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记住:人生不是一场必须按图索骥的旅行,而是在尝试与修正中,走出独一无二的路径。若迷茫伴随持续情绪低落、社交退缩,需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 王杜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湖南医聊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