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搜索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今日吃瓜
海外吃瓜
校园
搞笑
网红明星
社会
手机版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圈子
用户
好友
道具
勋章
分享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热点吃瓜
›
社会事件
›
出售过期饼干罚5万变免罚?市场监管新规对初次违法或“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出售过期饼干罚5万变免罚?市场监管新规对初次违法或“网开一面”
[ 复制链接 ]
金羊网
2025-3-5 09:46:35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两份重磅文件——《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一)》和《市场监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一)》(以下简称《两个清单》),明确对部分轻微或初次违法行为“网开一面”。政策“宽容”背后,究竟释放了哪些信号?
免罚≠放任:企业整改成“硬指标”
新规明确,经营过期食品、标签不合规等行为若符合“非主观故意、及时整改、未造成危害”等条件,可免于行政处罚。
对小微经营者而言,新规降低了“无心之失”的成本。
广东一家社区便利店老板算了一笔账:过去卖出一包过期饼干可能被罚5万元,现在只要及时下架、留存票据,或能避免破产风险。但合规的关键在于“留痕管理”,即进货凭证、整改记录、员工培训日志等,都可能成为免罚的重要证据。
记者查询发现,根据《两个清单》,“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如果符合“初次违法;不包括餐饮环节;能如实说明进货来源;违法货值金额不超过500元;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未发生食源性疾病;立即自行改正或责令改正期间已改正”的条件,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有专家建议,小微企业可借助数字化工具(如电子台账系统)降低合规成本,同时加强与合规咨询机构的合作,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竞争力。
不过,也有多家食品企业经营者坦言:“免罚看似宽松,实则考验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一家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以超市因货架混放特殊食品与普通食品被责令整改为例,依据新规,必须立即自行改正,还要提交完整的进货记录。“从某种程度上,比过去‘一刀切’罚款压力更大。”政策看似“柔”,实则通过“以改代罚”倒逼企业建立常态化自查机制,该负责人说。
“首次违法不罚”成为热议焦点,但政策适用条件严苛。例如,无证经营散装食品若引发安全事故、货值超500元或两年内三次违规等,企业仍将面临处罚。比如,一家餐饮店因许可证过期40多天被查处,有关责任人表示:“以为‘首违’能过关,但超期1个月就不符合条件,整改窗口期其实并不长。”
业内人士提醒,政策给予的是“改正机会”,而非“免责金牌”。企业若滥用“首违”规则,还可能被列入重点监管名单。
消费者权益:免罚背后的“隐形保险”
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不处罚企业,出了问题谁来负责?”新规中一条关键条款常被忽略,即“免罚不免责”。比如,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即便免罚,企业仍需依法召回问题商品并承担赔偿责任。有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指出,新规将“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防控”,要求企业完善供应链管理。消费者若遇纠纷,可凭借企业进货记录快速溯源,维权效率将得到提升。
《两个清单》还释放了新信号,市场监管正从“以罚为主”转向“惩戒与教育相结合”。有地方监管部门透露,下一步可能将“合规整改期”“信用修复机制”等纳入政策体系,对主动整改企业给予更多激励。
不过,柔性监管仍需配套措施。消费者期待建立“免罚企业公示制度”,通过透明化监督避免政策被滥用;企业则呼吁进一步细化操作指南,例如“及时改正”的具体时限、如何界定“非主观故意”等。
文|记者 吴珊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0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点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金羊网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提问
+关注
发布新话题
广告合作
广告赞助
Ruby 镜像
RubyGems 镜像
Rails 视频教程
Rails Guides 中文版
Ruby on Rails 教程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