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CZA vs. C/T:谁在应对MDR-PA感染中更胜一筹?

国际肝病 2025-3-4 22:55:37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编者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是一种对至少三种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耐药的菌株,主要在医院环境中传播,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住院的患者。近年来,新型抗菌药物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和头孢洛扎/他唑巴坦(C/T)成为治疗MDR-PA感染的一线药物,但耐药性问题逐渐显现。近日,《临床感染性疾病》杂志(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的一项研究,深入比较了CZA和C/T在治疗MDR-PA菌血症和肺炎时的耐药性差异,揭示了两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风险与治疗效果,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

1.webp



背景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致病菌。2017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报告了超过32 000例MDR-PA感染病例。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和头孢洛扎/他唑巴坦(C/T)被认为是治疗MDR-PA感染的一线药物,然而目前尚缺少关于这两种药物疗效的对比数据。尽管既往研究表明,接受CZA或C/T治疗的患者结局相似,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耐药性发生率尚未得到充分评估。关于CZA或C/T治疗后的耐药率数据,观察性研究报道的耐药率范围从3%到50%不等,但由于研究定义和患者人群的不同,这些数据难以直接比较。本研究旨在明确接受CZA或C/T治疗的MDR-PA肺炎和菌血症患者在90天内出现治疗相关耐药性的发生率。

方法


研究纳入了接受CZA或C/T治疗超过48小时的成年MDR-PA感染患者。MDR根据共识标准定义。肺炎定义为影像学检查发现新的或加重的浸润,伴有脓性分泌物、需氧量增加、咳嗽/呼吸困难加重、发热、白细胞增多和/或呼吸急促。仅评估每例患者的首个符合入选标准的CZA或C/T治疗疗程。排除存在囊性纤维化、呼吸道定植或气管炎的患者。

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BMD)确定最小抑制浓度(MIC),排除对研究药物基线耐药(MIC>8 mg/L)的患者。对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通过ResFinder进行基因组分析,并将蛋白序列与野生型菌株PAO1进行比较。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治疗开始后90天内耐药性的发生,定义为MIC较基线增加4倍或以上。次要终点包括生存率、微生物学失败和复发感染。两种药物的MIC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所制定的解释标准。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CZA和C/T的优化剂量分别定义为7.5 g/day和9 g/day。

结果


共纳入113例接受CZA(n=20)或C/T(n=93)治疗的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56~71),63%为男性,中位Charlson合并症指数为5(3~7),26%的患者为实体器官或干细胞移植受者。在治疗开始时,35%的患者出现脓毒性休克,84%的患者存在肺炎,73%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两组患者的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特征相似。

与接受CZA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C/T治疗的患者更少接受延长输注(20% vs. 45%;P=0.04),更可能接受联合治疗(67% vs. 30%;P=0.005)。在治疗开始后,两组患者的30天生存率、微生物学失败率和复发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

所有CZA组患者以及94%(87/93)的C/T组患者均有可供检测的分离株。CZA和C/T组的基线中位MIC分别为4(2~8)mg/L和2(0.25~8)mg/L。BMD检测发现,两组MIC较基线增加4倍或以上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0%(8/20)和10%(9/87)(P=0.003)。对应的CZA和C/T耐药分离株的中位MIC分别为16(8~128)mg/L和64(8~512)mg/L。在6例无分离株可供检测的C/T组患者中,有1例通过梯度条检测发现C/T耐药分离株,但无法通过BMD确认。

2.webp


△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特征和结局

在所有107个基线分离株中,有59种不同的序列类型(ST)。最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头孢菌素酶(PDC)变异体为PDC-3(10%)、PDC-5(21%)和PDC-8(10%)。ST、PDC变异体或DNA错配修复基因(mutS、mutL)突变与耐药性的发展之间没有关联。与未发展耐药性的患者(n=96)相比,发展耐药性的患者(n=17)既往头孢吡肟暴露比例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既往美罗培南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暴露与耐药性的关系也并不显著。没有其他临床因素(包括延长输注、联合治疗或剂量优化)与耐药性相关。

2019~2021年期间治疗的63例患者中,通过BMD确认的CZA和C/T的治疗相关耐药率分别为44%(8/18)和13%(6/45)(P=0.02)。C/T组患者比CZA组患者更常接受联合治疗。接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CZA组的耐药率为50%(6/12),C/T组为6%(1/17)(P=0.01)。为确认这些发现,根据联合治疗、延长输注、疾病严重程度、既往头孢吡肟暴露以及其他相关变量对患者进行倾向评分匹配。经过倾向评分匹配后,CZA组患者相较C/T组患者有更高的耐药风险(aOR 7.64,95%CI:1.23~610.1,P=0.01)。

对显示MIC增加4倍或以上的配对基线和暴露后分离株进行比较。3例患者(2例CZA,1例C/T)的暴露后分离株MIC增加4倍或以上,但根据CLSI折点并未被归类为耐药。配对分离株之间的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中位数为7.5。每组各有1例患者的分离株无关。在其余配对中,CZA耐药与ampD(n=3)、ampC(n=2)、mexR(n=2)或ftsI(PBP3;n=2)的突变有关。对于接受C/T治疗的患者,暴露后分离株出现ampC突变,导致G183D(n=3)、T96I(n=1)或F147L(n=1)替换。

结论


在这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中,与接受C/T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CZA治疗的患者在治疗MDR-PA肺炎或菌血症时更易出现治疗相关耐药性。需要注意的是,MDR-PA的流行病学各不相同,耐药率取决于患者随访时长、使用的定义以及对复发分离株的检测。这项研究的数据需要在真实世界的多中心研究中进行验证,以评估这些药物的比较效果。

▌参考文献:
Shah S, Kline EG, Haidar G, et al. Rates of Resistance to Ceftazidime-Avibactam and Ceftolozane-Tazobactam Among Patients Treated for Multidrug-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acteremia or Pneumonia. Clin Infect Dis. 2025;80(1):24-28. doi:10.1093/cid/ciae332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国际肝病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