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size=2.25em]ISC 25 华西研究速递 I IDENTIFY结果
[size=2.25em]对发病6h内行EVT的患者术后24h持续强化降压治疗(SBP<130mmHg)不改善预后
[size=1.5em]
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ISC 2025)于当地时间2月5日至7日在美国洛杉矶(America, Los Angeles)举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华西脑血管病中心吴波教授率团队赴美国参会并进行学术交流。
在2月6日上午的Main Event会场,团队汇报了最新的IDENTIFY研究结果。
研究背景
机械取栓术后的血压管理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目前已发表的探究强化降压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中,有两项研究结果为阴性,而另外两项研究提示术后强化降压治疗可能导致更差的90天功能预后。值得关注的是,这四项研究均未限定入组患者发病到取栓的时间,并纳入了发病较长时间后进行机械取栓的患者。然而,ENCHANTED2/MT的亚组分析结果,以及部分观察性研究结果提示,血压对预后的影响可能与时间有关。
研究目的
该研究旨在探究在早期接受取栓治疗(发病-穿刺 < 6h )的患者中,强化降压对预后的影响。这些患者的缺血时间及血压波动时间更短,能够更好地反映发病早期的情况。同时,这些患者不需要使用CTP进行取栓手术适应症的筛选,这可能使得我们的结果更易于在实际中应用。
研究设计
该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强化降压治疗(SBP<130mmHg)与常规降压治疗(SBP<180mmHg)的疗效及安全性,预计入组患者600例,主要结局指标为90天不良功能预后(mRS 3-6)。
该研究主要纳入了发病6小时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获得了成功再通(mTICI 2b/3), 且于再通后6小时内连续两次测量收缩压大于130 mmHg的患者。主要排除了大面积脑梗死或机械取栓术后仍存在严重狭窄的患者。
研究结果
由于中期分析结果呈中性,且其他同期RCT报告了潜在的危害效应,该研究参考IDMC建议提前终止。研究最终共入组383例患者(强化降压组183例,常规降压组200例)
在ITT集中,主要结局在两组无显著差异(RR=1.05,95% CI, 0.92-1.20,P=0.45)。各预设亚组显示未显示显著异质性。次要结局指标中,强化降压组的重度残疾(mRS4-5)率以及重度残疾及死亡(mRS 4-6)率在校正预设协变量后显著高于标准降压组。其他次要结局指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对于发病6小时内进行取栓治疗的患者,机械取栓术后24h持续强化降压治疗(SBP<130mmHg)并不能改善他们的功能预后。
来源:华西卒中小分队
编辑:张雪宁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