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疑难病例个案报告:一例透析中急性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医脉通肾内频道 2025-3-4 22:44:57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期问题


年轻男性患者,30岁,既往恶性高血压,不用药血压200/100mmHg左右,心率正常,肌酐超过1000,无容量负荷,外周血液血液成分分层,类似乳糜血样,因近期计划进行肾穿刺,置入右股内临时导管进入诱导透析,既往已低参数透析两次,今日第三次透析,治疗处方无肝素抗凝,3小时超滤1000毫升,透析液流量400,血流量180,治疗中予以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治疗至2小时患者突发胸闷,发热,诉口渴,坐位不安,前两次诱导透析未出现类似问题,复测血压162/86,心率136,既往心率50-70,体温正常,血糖7.6,排除凝血、溶血和空气栓塞并发症,予以紧急回血,回生理盐水300毫升,暂停治疗,大约10分钟后明显缓解,后予以提前下机。


请分析一下原因





本文正文




病例摘要



患者信息:30岁男性,既往恶性高血压(未规律用药,血压200/100mmHg),慢性肾脏病5期(肌酐>1000μmol/L),拟行肾穿刺活检前接受诱导透析。 
透析方案:右股静脉临时导管置入,无肝素抗凝,血流量180ml/min,透析液流量400ml/h,超滤量1000ml/3h。 
治疗经过:已行2次低参数透析,第3次透析2小时后突发胸闷、发热感(实际体温正常)、口渴、坐位不安,伴血压轻度下降(162/86mmHg)及心动过速(136次/分)。紧急回血并输注生理盐水300ml后症状缓解,提前下机。




临床分析



1. 可能的病因及机制


(1) 透析失衡综合征(DDS)
- 诱因:患者为诱导透析阶段,肌酐>1000μmol/L,提示尿毒症毒素水平极高。快速清除小分子溶质(如尿素)可能导致血浆与脑组织间渗透压梯度失衡,引发脑水肿。 
- 表现:胸闷、烦躁、口渴、坐位不安,符合轻度DDS表现;血压轻度下降及心动过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2) 急性心血管事件 
- 诱因:恶性高血压病史、尿毒症心肌病、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 表现:突发胸闷、心动过速,需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心律失常。 


(3) 空气栓塞  
- 诱因:透析管路或导管连接不严密,可能导致空气进入循环系统。 
- 表现:突发胸闷、烦躁、心动过速,但通常伴低氧血症及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本例可能性较低。 


(4) 急性溶血反应
- 诱因:透析液异常(如低渗、高温或污染)或机械性损伤(如血泵故障)可能导致红细胞破坏。 
- 表现:突发胸闷、心动过速,需检测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及结合珠蛋白以明确。 


2. 关键矛盾点


- 乳糜血样改变:严重高脂血症可能增加血液黏度,影响微循环,但非直接致病因素。 
- 心率骤升与血压变化:血压仅轻度下降,可能与恶性高血压基础血管调节异常有关。 




讨论与鉴别诊断



1.webp



最终倾向:透析失衡综合征(DDS)。


患者为诱导透析阶段,肌酐极高,快速清除溶质可能导致脑水肿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胸闷、烦躁、口渴及心动过速。


处理与后续建议



1. 急性期处理  


   - 立即暂停透析,回输生理盐水300ml以稳定循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 完善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心肌酶谱、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及结合珠蛋白,排除其他急性事件。 


2. 调整透析方案


   - 延长透析时间:诱导透析阶段采用低效、长时间透析(如2-3小时/次,血流量150-180ml/min),逐步增加透析频率。 
   - 降低溶质清除速率:减少透析液流量(如300ml/h),避免血浆与脑组织间渗透压梯度骤变。 
   - 预防性用药:透析前30分钟静脉注射甘露醇(如0.5g/kg)或高渗葡萄糖,减轻脑水肿风险。 


3. 长期管理 


   - 容量评估:通过生物电阻抗(BIA)或超声下下腔静脉宽度精准评估干体重。 
   - 血脂控制:针对乳糜血样改变,启动降脂治疗(如他汀+贝特类药物)。 
   - 血管通路维护:避免股静脉导管长期使用,优先建立上肢动静脉内瘘。 


本例提示:诱导透析阶段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风险较高,需通过低效、长时间透析及预防性用药降低溶质清除速率,避免血浆与脑组织间渗透压梯度失衡。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及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透析安全性与疗效。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医脉通肾内频道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