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阎锡山的“五百完人”,真相到底如何?

燃烧的岛群 2025-2-13 10:11:10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真实历史  毫无戏说在台北市的重要地标圆山大饭店入口处山脚下左手边,有一个隐身在树丛里及桥墩下的水泥灰色牌楼,上头分别刻有“天地正氣”及“成仁”、“取義”的字样,走进去后为一间祠堂,祠堂后有纪念碑、招魂塚,招魂塚上书“山西省政府委員代理主席梁敦厚等五百完人招魂塚”。
1.webp

    

2.webp


招魂塚远、近照(陳婉真攝)

相信对解放战争稍微了解的朋友,或多或少听说过阎锡山手下“五百完人”的故事,台湾省为何要立一个“山西省五百完人”的碑?五百完人又真的全部“以身殉职”了吗?
               
与太原共存亡
阎锡山,字百川、伯川,山西五台河边村(现属定襄县)人。他是晋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也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在外省人看来,其无非也是象征着腐朽势力的民国军阀之一,然而在知晓其过往的山西人看来,阎锡山的形象就非常复杂了。
3.webp


《时代》杂志1930年5月19日。封面是阎锡山

一方面,阎锡山主政山西时期,提出“自强救国”、“造产救国”等口号,成立了经济建设委员会,制订了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为山西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他大力兴办教育,不仅重视科学军事的教育,还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爱国意识,从1924年起,山西适龄儿童入学率每年都在80%以上,这一数字在当时的中国都遥遥领先,    
另一方面,阎锡山虽然有着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在早期也算是进步人物,在民国时期也有中共有过合作的经历。但在解放战争时期,他选择与蒋介石合作,成为一个极端顽固的反共分子,妄图抵挡国家统一的大势,也因此颇遭非议。
4.webp


阎锡山于1919年6月,创办于太原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徐向前、薄一波等中共将领均于该校毕业(老猫摄)

到1946年夏解放战争爆发时,阎锡山能控制的只有太原、孝义、临汾、大同等几座大城市以及同蒲铁路沿线主要城镇。而更加广大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都已被解放军控制。阎锡山认为自己尚有和解放军的一战之力,然而却连续败于吕梁战役(主要为胡宗南部)、汾孝战役以及临汾战役中,共被毙俘近5万人。    
然而阎锡山依然坚持反共立场,在多个场合都公开表示道:“昔日田横五百壮士,壮烈牺牲,我们有五百基干,要誓死保卫太原。不成功,便成仁。”这五百基干,就成了日后阎锡山口中的“五百完人”。
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齐王田氏的后裔。在陈胜、吴广起义抗秦后,田横一家也起兵响应,后来汉高祖刘邦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田横和手下的五百人困守在当时还是一座孤岛的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北麓的田横岗上,随后田横被汉高祖招降后自刎而死,手下的五百人听到田横死讯后,也纷纷跳海而亡。可见阎锡山是要手下们效仿历史故事,为自己尽忠而亡。
战场上失意,舆论场上阎锡山却颇为“用心”。他于1947年邀请美国记者为他拍下了这张著名的照片——照片上的外国人是飞虎队创始人克莱尔·李·陈纳德,桌子上散落的一滩子东西,是阎锡山让制药厂配制出的五百瓶毒药。这张照片刊登在美国的《时代》杂志和山西的《复兴日报》上,以展示他与太原共存亡的信念。    
5.webp


           
难抵统一大势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1948年7月的晋中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从南北两面对太原形成了合围。山西地区的阎锡山的军队,已经与东北、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隔离了开来,有识之士们已经可以看出,共产党统一全国的大势已经不可阻挡。
阎锡山依然选择顽抗到底。他让北平办事处为他空运棺材板,表达以身殉城的决心,并提出“以城复省,以省复国”的口号。还在其办公室里贴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才是真正的革命”条幅。    
到了1949年初,国民党在内战中已败象明显。1月22日,被阎锡山一手提拔起来的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随后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这给与了阎锡山非常大的心里震撼,中共也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了劝降,薄一波就在自己的回忆录《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中写道: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以前,我还写信给梁化之,意在通过梁化之做阎的工作。阎很伤感地对梁说:‘我已经作为蒋介石的部下,侍候蒋了,上了蒋介石的船,再退回来已经为时太晚了。’直到北平和平解放前后,我们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一直没有停止对阎锡山的争取工作。”
面对中共的劝降阎锡山断然拒绝,而另外一边蒋介石也害怕阎锡山如傅作义般不作抵抗就投降,便建议阎锡山和其他军政大员乘飞机前往西安,投靠胡宗南部,也被阎锡山一口回绝。因为他明白,失地又失人,他在蒋介石那边连棋子的价值都没有了。
6.webp


解放军拿下运城外围的国民党军据点    

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阎锡山的部下和朋友纷纷劝他离开太原,阎锡山却表现出“与太原共存亡”的架势。他在对邱仰睿的回电中说:“死太原,等于形骸,有何用处!”在对祁志厚的回电中则说:“山自以为老而无用,任一事结一局以了此生。”在对徐永昌的回电中更说:“我决死战太原”。
1949年4月24日清晨,在经过长达半年多的围困后,解放战争中的太原战役进入了总攻阶段。人民解放军1,300门大炮开始向太原城垣猛烈轰击,25万大军也兵分12路攻入城内,经过一天的激战最终全面解放太原。整个太原战役也成为解放战争中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惨重的城市攻坚战役,解放军以付出4.5万人伤亡的代价,共歼敌13.5万人,其中生俘7.7万人,生擒敌师级以上高级军官40余人。
7.webp


解放军攻入山西省政府,现址为晋商博物院

而此时的阎锡山在哪里呢?原来,为了挽回自己岌岌可危的局势,国民党新上台的“代总统”李宗仁计划于1949年4月1日起在北平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高层进行和平谈判,谋求“划江而治”的机会。而在3月28日,阎锡山已经飞抵南京,与李宗仁商讨国共和谈问题。4月11日阎锡山又飞赴奉化面见蒋介石,两人长谈了长达一夜。此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不失时机地对太原发起了总攻,“以打促谈”以谋取在谈判桌上更加优势的地位。    
最终阎锡山没能“与太原共存亡”,据说当时时年已经65岁的阎锡山曾飞临太原上空,机场由于被炮火覆盖而使飞机无法降落。阎甚至提出跳伞空降到太原的做法,当然是不了了之。
           
“五百完人”的神话
在太原炮声隆隆之际,被阎锡山留下的代理山西省政府主席梁敦厚(字化之)与阎锡山五妹阎慧卿在地下工事内自焚而亡。自焚前阎慧卿让时任山西省政府秘书长的吴绍之,将《阎慧卿至阎锡山的绝命电》润色后交机要处拍发给阎锡山,全文如下:
连日炮声如雷,震耳欲聋。弹飞似雨,骇魄惊心。屋外烟焰弥漫,一片火海;室内昏黑死寂,万念俱灰。大势已去,巷战不支。徐端赴难,敦厚殉城。军民千万,浴血街头。同仁五百,成仁火中。妹虽女流,死志已决。目睹玉碎,岂敢瓦全?生既未能挽国家狂澜于万一,死后当遵命尸首不与匪共见。临电依依,不尽所言!今生已矣,一别永诀。来生再见,愿非虚幻。妹今发电之刻尚在人间,大哥至阅电之时,已成隔世!前楼火起,后山崩颓。死在眉睫,心转平安。嗟乎,果上苍之有召耶?痛哉!抑列祖之矜悯耶?   
8.webp


其中的“同仁五百,成仁火中”,即阎锡山所说的“五百完人”。国民党政权逃往台湾后,阎锡山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仅根据阎慧卿的绝命电便大肆吹嘘“五百完人”的故事。而国民党败退之初,也需要这样的故事凝聚人心。随后根据“立法委员”吴廷环等36人的提议,“行政院”拔款新台币20万在台北圆山建立“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除招魂冢外,还修建了牌坊、碑坛、祭堂等建筑。不仅是纪念建筑群,五百完人的事迹还编入了台湾省中小学的教科书,教育学生反共的观念。
海峡两岸长期缺乏交流,因此五百完人成为了台湾大部人所认定的历史事实。直到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加强沟通交流,大陆方面这才知道此事。1988年11月,《山西文史资料》第六十辑刊载了《太原五百完人调查报告》,认为“太原五百完人”中的自杀死亡者大多是太原绥靖公署特种宪警指挥处的成员,自杀者及被胁迫自杀或其他原因与自杀者同归于尽者共46人,其中只有十几个人是在太原五百完人名单上的,即使算上在战乱中自杀而无法统计的,估计也不过百人,因此“太原五百完人”完全是阎锡山编造出来的。

9.webp


五百完人纪念碑入口处的牌楼(陳婉真攝)

台湾解严之后,政治氛围改变,社会各界都可以公开谈论那段历史,著名作家李敖就对五百完人首先发难,称其为伪史,《太原五百完人》也被悄然移出了台湾省的中小学课本。虽然五百完人的纪念建筑还在原处,且为台湾省认定的历史建筑,不过在台湾“文化部”网站上的公告颇为耐人寻味:
「太原五百完人」的故事雖不盡符史實,但為臺灣在國共內戰的歷史背景下所發生的創造烈士行為,見證兩岸現代史及臺灣「歷史教育」之變遷。


参考资料:
[1] 吴元浩 编  《往事钩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7
[2] 管仁健  你所不知的“太原五百完人”  爱三晋网  2015年01月31日 
End


您的赞赏,我的动力⬇⬇⬇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燃烧的岛群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