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搜索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今日吃瓜
海外吃瓜
校园
搞笑
网红明星
社会
手机版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圈子
用户
好友
道具
勋章
分享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热点吃瓜
›
社会事件
›
为何流感可能致命?从社会热点事件看流感的科学防范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为何流感可能致命?从社会热点事件看流感的科学防范
[ 复制链接 ]
大众日报
2025-3-4 22:06:38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日,台湾一知名艺人因流感并发症离世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惋惜之余,这一事件也向大众敲响了健康警钟,流感并非“普通小病”,其并发症极有可能威胁生命安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主任、副主任药师李国辉将为大家解析流感的真实风险,并推荐科学应对策略。
流感:全球健康的“隐形刺客”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流感每年在全球造成10亿人感染,相当于每8人中就有1人患病,其中29万—65万人因并发症失去生命(世界卫生组织 2023年数据)。
美国美国2022—2023流感季中,流感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 2.1万,相当于每天有近60个家庭因此承受悲痛(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数据)。
我国2023年报告流感病例 268.4万例,相当于上海常住人口的十分之一。官方统计死亡病例431例,但医学专家指出,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因为许多因肺炎、心脏病加重的死亡未被计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年数据)。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供图。
并发症:流感背后的“沉默杀手”
李国辉介绍,流感病毒不仅是呼吸道破坏者,更会引发全身“免疫风暴”。以下四种并发症尤其危险:
病毒性肺炎:
发病时像肺部被“点燃”,重症患者每3人中就有1人面临生命危险;
暴发性心肌炎:
青壮年也可能中招,部分病例从发热到心脏衰竭仅需72小时;
脑部疾病:
儿童患者中,每1000例流感约有1-3例出现神经系统损伤;
继发细菌感染:
流感后并发耐药菌感染,死亡率可达普通感染的3倍。
这些人群需特别当心
李国辉介绍,以下人群要特别注意:
老年群体:
65岁以上老人占流感相关死亡的80%,免疫力下降如同“城墙破损”,病毒更易攻城略地;
慢性病患者;
心脏病、糖尿病、慢阻肺患者流感并发症风险是健康人群的5-7倍;
孕产妇和儿童:
孕妇感染流感后重症风险激增,相当于同时承担“两个人的生命风险”;
免疫低下者:
肿瘤患者、器官移植术后人群,流感死亡率可达普通人的20倍。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供图。
科学防护:为生命筑起“三重防线”
第一道防线——疫苗护盾
李国辉介绍,接种疫苗可使死亡风险降低近一半,对老年群体的保护效果尤为显著。最佳接种时间为每年10—11月,疫苗保护效力可持续6—8个月。
第二道防线——及时用药
患者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时,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可减少1/3的重症风险。
第三道防线——症状预警
成人: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30次/分钟)等症状。
李国辉特别提醒,儿童超高热或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2月龄,呼吸频率≥ 60次/分;2~12月龄,呼吸频率≥50次/分;1~5岁,呼吸频率≥40次/分;>5岁,呼吸频率≥30次/分),鼻翼扇动,喘鸣或喘息,意识障碍或惊厥,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等。如出现上述“危险信号”,已属重型流感范畴,请立即就医。
用科学认知打破误区
误区1:“流感扛扛就过去”。真相:每100个流感患者中,就有1—3人发展为重症,扛病可能错过黄金救治期。
误区2:“年轻力壮不用怕”。真相:近年数据显示,30—50岁群体因流感引发心肌炎的比例逐年上升。
误区3:“打了疫苗就高枕无忧”。真相:疫苗保护率约40—60%,需配合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
“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的讨论,都应成为推动健康教育的契机。我们要及时接种疫苗、学会识别危险信号、关注高危人群,用科学手段为生命保驾护航。”李国辉强调。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房孝钰)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0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点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大众日报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提问
+关注
发布新话题
广告合作
广告赞助
Ruby 镜像
RubyGems 镜像
Rails 视频教程
Rails Guides 中文版
Ruby on Rails 教程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