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过完年的枪某又来更新了,考虑到过完十五才算过完年的传统,枪哥在这里先给大家拜个晚年!
年前枪哥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条新闻,因为忙着准备过年就没顾得上。这两天和朋友聊天时又说到了这件事,索性打破节日拖延症来给大家更个新。
01
#无法修正的错牙#
今年1月底,珠海市某公立医院遭到媒体曝光投诉。据媒体报道内容,2023年该市有一名高中生在该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方案要求在正畸前先拔除上下左右四颗智齿,随后分别在2023年3月、5月、6月及 8月拔除了四颗智齿,且按期进行了复诊。
在拔完四颗支持后,因路程距离与治疗时间的安排考虑,该学生家长决定转移到家附近的医院进行正畸治疗。而就在新医院进行检查时,却被告知其右上智齿还在,但边上的磨牙呈缺失状态。
(图片来自都市快报文章截图,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家长随即带该学生赶到拔牙这家医院的口腔科,经对 X 光片进行查看,确认拔错了牙齿。随后,此前进行智齿拔除的医生与正畸医生商量,提出了把该学生右上智齿通过牵引手段 " 拉 " 下来代替磨牙的补救方案,方案的治疗周期预计半年;因失误在医院方面,医院免除了拔掉这颗智齿的费用以及后续牵引治疗的费用,两项费用共计约4500元。家属方对该处理方案表示接受。
从2023年10月至2024年12月,在经历长达超过一年的治疗后,被牵引的智齿仍横在牙龈里,最终能否实现其对磨牙的替代依然无法保证。而且,此前为该学生拔错牙齿的医生还在治疗期间离职了。
学生家长最终将此次医疗事故投诉到医院。院方经过调查提出了调解方案:后面正畸的费用也可以适当减免,但是其他费用口腔科不能承担。
但学生家长表示,一年多的牵引治疗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及经济成本,还拖延了该学生原本的正畸计划。况且,其他医院的医生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大多表示无法确定该补救方案的实现可行性,遂都不愿意接手后续治疗。
(图片来自都市快报文章截图,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此外,更让该家长无法接受的是,在其2025年1月重新打印病历时,发现病历疑似遭到人为篡改。在拔错牙齿后第一次来院拿到的病历中,写明的是“拔右上智齿”;而新打印的病历则变成了“拔右上牙齿”。
对篡改病历的质疑,该医院医患关系办公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还不清楚情况,需进行调查。
(原文链接:http://www.xdkb.net/p1/js/j9vge/509483.html)
02
#他失去了牙,你失去了啥?#
要说在口腔医疗事故的各种类型中,“拔错牙”这事绝对榜上有名,虽然低级愚蠢,却屡见不鲜。(来自枪哥老师的吐槽)
正畸拔牙是医嘱性质的,要有白纸黑字的病历,如果在有病例的情况下还能拔错,那不是明明白白的错还能是啥?
后磨牙被误拔后,采取矫正方式让智齿移位的处理有一定的成功率,但上下颌区别很大,具体情况具体讨论。我不能单凭两张片子就来叭叭,治疗相关这里不做多言。
枪哥曾看过有年轻牙医说过这样的话:跟其他科室的摘错东西相比,咱口腔科拔错牙这事算是挺微不足道了。
对此观点枪哥只能说:他失去的只是他的牙齿,你丢了的可是你的操行啊。
医疗无小事,医生入行后捅的娄子能千奇百怪,却不能有所谓的轻重之分。医生对于伤害的判定可能是建立在大量的病例数据之上的,但对于每一个患者个体来说,拔错牙的伤害就和拔掉的牙一样不可逆,而这种伤害的痛苦,最终也会以各种方式途径反作用给医生。
恒牙一旦拔除损伤就不可逆,拔错牙的操作一般又基本来自于医生的粗心大意,就我这些年专业生涯的所见所闻来看,口腔医生如果拔错了牙(新闻里这种明确拔错不存在争议的),什么借口都是枉然,医生和院方乖乖立正站好认错挽救就得了。遇到心态好的患者破财免罪或许还行得通;要真遇到较真的,告到吃不了兜着走不是没可能。
虽然,在这些年被曝光的口腔医疗事故中,【拔错牙+扯皮】的组合操作并非罕见个例。但作为一个医生来说,能否在自己能解决的范围内摆正自己的态度虽然没那么容易,却很重要。尽量在规章及道德责任内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部分,毕竟院方的扯皮推诿,你一个医生也难以奈何。
枪哥有话说
送给要开始或已经开始拔牙的牙医萌新一句话:下钳之前核对三次,下钳后如果怀疑自己用的劲似乎不够大的话,最好再去核对一次。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