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这样记,更精准!

华医网 2025-3-4 21:55:28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导 
快收藏!
24小时出入量,顾名思义,即24时内人体液体出入量,准确地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可直接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人体正常的需水量(ml)是体重(kg)×40ml。
   那么,究竟哪些病人需要监测?
心脏病患者     
肝硬化腹水患者
肾脏疾病患者
大面积烧伤患
大手术患者
休克患者
出入量的概念
   入量:
进入人体内的所有液体。包括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和输血量。


特别需要注意:肌肉注射,皮下注射不算入量,静脉推药只写溶质名称,如粉剂的话只算溶剂的入量,不算粉剂,如 NS30 ml+奥美拉唑钠 40 mg 时,护理记录中记录奥美拉唑钠组液体静推,入量记录表格中记录奥美拉唑钠组液体 30 ml。


争议的甘露醇:甘露醇是否计入 24 h 入量是一直有争议的话题(甘露醇不参与组织代谢,咋来咋走)。综合查阅资料多数学者是计入 24 h 入量的,我个人也认为应该计入 24小时出入量。原因就是出量里会记录,另一个是入量的概念里讲述所有进入体内的液体。


   出量:
即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包括显形失水和非显性失水。



1.显性失水,包括大小便量,咳出物量(咯血、咳痰)、出血、呕吐量、胃肠减压、穿刺抽出液体(如:胸水、腹水)、各种引流量(如:尿液、胸腔闭式引流、心包纵膈引流)、创面渗液量等。


2.非显性失水(隐形失水),指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隐形失水量850ml:皮肤蒸发:350ml,体温每升高1℃,皮肤蒸发增加3-5ml/kg,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1000ml。呼吸失水:500ml,气管切开后呼吸道蒸发量是正常的2-3倍。)


注意:出量记录除记录量外,还应观察其颜色、性质等并记录。


入量记录常用方法
   1.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常见食物的含水量:
含水100%:鲜奶、饮料、茶水、水
含水>90%:粥、汤、豆腐、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80%左右:酸奶、冰激凌、稠粥等
70%左右:米饭、薯类、新鲜鱼虾、肉、蛋、豆腐干等
30%左右:馒头、饼、面包、火烧、面条、各种肉类熟食、粉丝、腐竹、点心等。
1.webp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重量。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
多尿: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
少尿: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
无尿:24小时尿量小于100ml或12小时完全无尿。
(3)伤口渗液或汗液:先称得湿床单或湿纱布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干床单等重量既得液体重量,然后换算成毫升量。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大便含水量计算方法:
正常粪便量约为100~300 g/d 含液量约 150 mL。
(1)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
(2)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肉。
(3)糊状便:含水量约50--80%。
(4)稀便(水样便)含水量80%以上。
   2.量杯法
(1)饮水量记录,口服水剂药物: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器皿记录患者饮水量,若为糊状食物或牛奶应量好水量再加溶质仅记含水量。
(2)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饮水量及粉针剂需液体量等。
(3)留置导尿和使用尿袋的病人,需用量杯记量。
(4)胃肠减压抽出液量。
(5)胸腹腔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液。


正常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平衡量
出入量平衡=24 小时入量-24 小时出量
正平衡:24 小时入量>24 小时出量
负平衡:24 小时入量<24 小时出量
2.webp



注意事项:
计量中,我们还应注意,当出入量不等时,所代表的意义:


1、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或者休克患者;长期处于该状态,患者易出现心衰、全身水肿或电解质紊乱。此时,临床医生应多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全身水肿、呼吸有无改变,必要时可行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查。


2、入量小于出量:常见于尿崩(下丘脑病变)、利尿剂过量、有呕吐、腹泻或过度换气的症状、现象;长期处于该状态,患者易出现休克、血液粘稠、脑梗塞、心肌梗塞、肾脏血管梗塞或电解质紊乱。此时,临床医生应多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及弹性、眼窝是否凹陷、意识状况,血压变化,若出现一侧肢体偏瘫,或偏瘫侧明显加重,应考虑梗塞或再发梗塞可能,需立即处理。


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
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单位用ml表示。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 做醒目提示。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 横线,做醒目提示。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4、每天出入水量24小时总结数量记录于三测单上,记录方法为:今天7:00的总结记录在三测单昨天的日期相应栏内。由夜班记录。
3.webp



常见问题
1、人员问题: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大多依靠家属和陪护人员提供资料,单凭经验估计出入量。


2、使用不准确的量具:
临床引流袋虽有刻度,但实际数量并不准确,尤其是两刻度之间更难估算准确。


3、对于易收集的易记录,但对难收集的或需要进行换算的,记录比较困难。
如:尿失禁、出汗、切口渗液、发热、气管切开、呕吐、腹泻等。


4、液体的计算错误:
如重复记录或累加错误。


5、其他因素:
如不熟悉食物的含水量、不重视静脉注射或口服药液等。


措施:
1、护士要以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完成工作,不能单靠经验,要依据真实数据来记录。

2、做好家属及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向他们讲解记录出入量的必要性。多次宣教,教会他们记录的具体方法,取得他们的配合。
3、使用标准的量具。
4、认真评估病人的出入量,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准确性。鼓励病人使用固定的水杯、餐盒、便器。记录时每次写上时间,列表记录,以免出入量混淆。对已记录的做好标记,避免重复记录。
5、加强制度管理,使用出入量专用表格,护士长要加强检查,并加以指导并督促。




来 源 / 危重症护理综合整理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华医网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