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是不可或缺的。规律体育运动可显著降低HbA1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同样可以改善并发症的发展和预后。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无禁忌证,每周最好进行2-3次抗阻力运动,两次锻炼间隔≥48小时。当然运动治疗也要强调个体化,遵守的3个原则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及持之以恒。
看一下我们都可以做什么样的运动:
步行。建议老年糖友可选择三餐后健步走,每次走15分钟,这样一天可以轻松完成45分钟健步走。研究表明分3次健步走,相比一次走45分钟,效果更佳。
慢跑。慢跑是中等强度运动,适合年轻、身体较好,有一定锻炼基础,无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跑步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跑步时要让运动时的心率(次/分钟)达到“170-年龄”,跑步后要充分放松。刚开始慢跑,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加量。
骑自行车。更适合老年人或有脊柱疾病的患者;足病风险高的糖友同样可以选择。 骑车应该选择路面平但可以有坡度,人和障碍物少的道路。骑行的速度要进行变换,亦要做好热身和恢复运动。
跳绳。这是一项耗时少、耗能大的有氧运动,不仅强身健体,还能达到减脂的效果。这项运动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跳绳要选择平坦场地进行,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避开车流较多的马路边。跳绳前,先做15分钟热身运动。
打太极拳。打太极拳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这项运动还能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改进柔韧性、肌力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等,好处颇多。选择公园等僻静的环境进行练习,打太极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否则容易损伤关节。
游泳。游泳是世卫组织认定的最好的运动,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
打羽毛球。糖友可适当选择球类运动,羽毛球这类挥拍运动,可以使红细胞变应性增加,改善脏器血液供应,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这类运动较剧烈,老年患者尤其要掌握运动指征,防止意外发生。
举哑铃。哑铃简单易行,但患视网膜病变或重度高血压的人群要谨慎。如果家里没有哑铃,可以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子代替哑铃练习。刚开始建议根据体重和手臂力量,先举很轻的哑铃(1~1.5千克),训练可以做上举、侧平举、弯举、直立哑铃交替前平举、耸肩等动作,每种运动反复10~15次,每一种动作完成后,休息几秒后,再继续下一套动作。如果能轻松完成这些强度的运动,再考虑升级更重的哑铃,可增加0.5千克。
那么糖友们每天多大的运动量为宜呢?
运动后,自感轻度呼吸急促,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轻松愉快,食欲、睡眠良好,虽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消失,次日体力充沛,有运动愿望,说明运动量是合适的;如果运动后自感大汗,头晕眼花,气短胸闷,非常疲乏,脉率在停止运动后5分钟尚未恢复,次日周身乏力,无运动愿望,说明运动量过大了;如果运动始终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即运动后无发热感、无汗、脉搏无变化或在2分钟内恢复,说明运动量不足。运动量过大或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刺激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儿茶酚胺等对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对控制糖尿病病情十分不利,需要避免。运动频率一般以1周3~7天为宜,具体视运动量的大小而定。如果每次的运动量较大,可间隔一两天,但不要超过3天,如果每次运动量较小且患者身体允许,则每天坚持运动1次最为理想。
我们再看一下哪些情况不适合运动:
病情控制不佳,血糖很高(>16.7mmol/L),或血糖波动明显的人。此类病友在血糖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之前不要参加运动。
近期有明显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及青光眼者,应在病情控制后再参加运动。
有糖尿病肾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者,应减少运动量。
血压明显升高(高于180/110mmHg)应暂停运动。
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功能不全,轻度活动即发生心绞痛,或4周内有新发心肌梗死的病友,应中止运动。
最后提醒广大糖友们,可将运动列入每天的时间表,培养运动意识和习惯,有计划安排运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达到每周建议量,寻找和培养自己有兴趣的运动方式,并多样结合,持之以恒,把天天运动变为习惯。
本期专家
陈贵宁
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
主任医师
本期专家: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 陈贵宁编辑:张晓婉校对:孟凡锦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