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流感传播途径有新定义,校园防控这样做

央广网 2025-3-4 20:14:01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学期伊始,校园内人员密集,而此时,流感防控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中指出流感传播途径“主要为经空气传播”,与2020版“主要为飞沫传播”有所区别,这是否意味着在校园等人员密集区域,感染流感的风险会增加?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护师阳涛介绍,202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关于经空气传播病原体术语的全球咨询报告》,更新了“感染性呼吸道颗粒”的概念。报告中用“经空气传播”来总体描述主要通过空气或空气中悬浮物传播的传染病,摒弃了以往以5微米为单一分界点区分颗粒大小而定义“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的做法,将传播方式分为经空气传播并吸入和直接沉积。
  “需要注意的是,空气传播并吸入可以发生在距离感染者或近或远的地方,其传播距离受到气流、湿度、温度、通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阳涛提到,“感染性呼吸道颗粒”即含有病原体、水和呼吸道分泌物的颗粒,通过呼吸、交谈、唱歌、吐痰、咳嗽或喷嚏等方式进入周围空气中,随气流移动,进一步分散和稀释。直接沉积指感染性呼吸道颗粒通过飞溅方式排入空气后,近距离直接沉积在易感者口、鼻或眼睛,从而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并引起感染。
  2025版“经空气传播”概念涵盖了之前的“飞沫+气溶胶传播”,这也更为强调了流感季节空间防控的重要性。
  开学之后,在人员密集的校园,该如何做好防护?阳涛建议,学校要定期对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公共场所进行湿式清扫,上下午应分别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确保空气流通,进行大型活动时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并控制参与人数。
  当学生有发热、乏力、全身酸痛等流感相关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与居家隔离,不要勉强上学。
  疑似患有流感的学生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
  此外,学生们每天要有适量的户外活动时间,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抵抗力,同时鼓励接种流感疫苗,共同构建免疫屏障。
  (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宁彩红)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央广网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