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中国科学家联合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新京报 2025-3-4 19:41:48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陈晓亚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等合作,通过系统分析辅酶Q在陆生植物中的演化轨迹及关键酶自然变异,解析了植物辅酶Q侧链长度控制的分子机制,利用引导编辑技术改变水稻基因组Coq1酶的5个氨基酸,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小麦编辑也取得重要进展。2025年2月14日,该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Cell》上在线发表。
1.webp


陈晓亚院士(右二)在田间观察水稻新种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供图辅酶Q10与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脏健康息息相关,它是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也是脂溶性抗氧化剂。不同物种合成的辅酶Q侧链长度不同,人体自身合成辅酶Q10,侧链由10个异戊二烯单元(C50)组成,而水稻等谷物以及一些蔬菜和水果,主要合成辅酶Q9,侧链含有9个异戊二烯单元(C45)。创制辅酶Q10作物,提高植物食品中辅酶Q10的含量,是一种性价比高且环境友好的营养强化新方法,意义重大。
为什么不同物种合成的辅酶Q侧链长度不同,其分子机制一直不明。得益于上海辰山植物园丰富的植物资源,该团队采集了包括苔藓、石松、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内的共67个科134种植物样品。检测各物种辅酶Q类型及系统分布特征,发现辅酶Q10是被子植物的祖先性状,多数植物仍然合成辅酶Q10,而禾本科、菊科和葫芦科植物等主要合成辅酶Q9。
要精准改造农作物性状,创造高营养品质,首先要精确锚定性状形成的关键因子。结合对1000多种陆生植物辅酶Q侧链合成酶Coq1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分析和机器学习,科研团队最终确定了决定链长的5个氨基酸位点。通过精准编辑,创制了主要合成辅酶Q10的水稻,其叶片和籽粒中辅酶Q10占总辅酶Q的75%,籽粒中辅酶Q10达5微克/克,且对水稻产量没有影响。基因编辑已成为一种高效安全的先进作物改良技术,编辑的植物不含外源基因、遗传稳定,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Q10水稻的研制成功,将大大丰富辅酶Q10的食物来源,也为大数据和AI辅助育种提供了一个范例。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王心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辅酶Q10一般用于心脏保健,身体抗氧化用的,不贵,但没想到直接在植物里生成了,真的假的?
2025-3-4 22:46:09
新京报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