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搜索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今日吃瓜
海外吃瓜
校园
搞笑
网红明星
社会
手机版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圈子
用户
好友
道具
勋章
分享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热点吃瓜
›
社会事件
›
韩毅:宋朝周边政权朝贡贸易输入的名贵药物及其医学应用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韩毅:宋朝周边政权朝贡贸易输入的名贵药物及其医学应用探析
[ 复制链接 ]
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5-3-4 19:40:53
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
韩毅
来源:“
中原文化研究
”微信公众号
原文刊载于《中原文化研究》2024第4期
《宋史》书影
“朝贡”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周边政权或海外国家的使者、商人,将产于本国或国外的物品以“朝贡”名义运送到中央王朝,换取自己所需的货物。相应地,中央王朝一般也会回赐丰厚的钱物。两宋时期,生活在周边区域的甘州回鹘、龟兹回鹘、高昌回鹘、于阗李氏王朝、沙州归义军、交趾、占城、凉州吐蕃、青唐吐蕃、西夏、大理、辽朝、金朝、高丽等政权,大多为汉唐时期中原王朝辖地,与宋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贸易往来。周边地区出产的药材和来自海外的乳香、安息香、龙涎香、苏合香、艾纳香、丁香、没药、红花、荜拨、胡椒、血竭、荜澄茄、肉豆蔻、白豆蔻、延胡索、胡黄连、犀角、高丽人参等珍稀药物,通过朝贡贸易的形式传入宋朝境内。大量异域之人来华和海外香药的输入,引起宋人对域外药物的重视和关注,如象牙、乳香、真珠、犀角等被誉为“宝货之物”。这些名贵药物,一方面给宋朝政府带来巨额的财赋利润,另一方面经官府医学机构和广大医家的验证并确定其性味、主治和功效后,被收入官修医学本草、方书和民间医书之中,从而扩大了药物的品种,成为中药学、方剂学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疗。
学界关于宋朝域外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外药物的传入方面,如王棣、韩毅、吴孟华等撰文介绍了宋朝与海外诸国的药物交流情况。有关宋朝周边政权朝贡贸易输入的名贵药物及其医学应用的研究,目前尚显薄弱,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重点探究宋朝周边政权朝贡贸易输入的名贵药物,宋朝官修医学本草、方书和民间医书对域外药物的收载与使用情况,进而揭示两宋时期医学交流的频繁和中医药所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一、宋初东南地区清源军、吴越国进贡的药物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宋朝建立,随即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东南地区的清源军和吴越国,建立于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归顺宋朝时间相对较晚,所以向宋王朝进贡了大量的南方土产和海外药物。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泉漳纳土,吴越归地,宋王朝实现了东南地区的统一,原先的“朝贡”始变为地方州县的“土贡”。
(一)清源军
清源军节度使所辖泉州、漳州,建立于南唐保大三年(945年),由泉州人留从效、陈洪进任节度使,又称清源军、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被迫纳土降宋,献出泉、漳二州及其所辖14县,重归于中央王朝统治之下。宋初,清源军向朝廷进贡名贵药材甚多,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海外诸国。
宋太祖建隆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泉州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遣其别驾黄禹锡奉表称藩,贡“龙脑香数十斤”。建隆四年(963年)冬,清源军“又贡白金万两,乳香、茶药万斤”。乾德元年(963年)十二月己亥,泉州陈洪进遣使贡“白金千两,乳香、茶药皆万计”。开宝九年(976年)七月十三日,泉州节度使陈洪进遣其子漳州刺史陈文颢“奉表乞朝觐,贡瓶香万斤、象牙二千斤、白龙脑五斤”。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四月,陈洪进“进银千两、香二千斤、干姜万斤、葛万匹、生黄茶万斤、龙脑、蜡面茶等”。同年八月五日,陈洪进以贺宋太宗登极为由,再次向朝廷进贡大批药材。《宋会要辑稿》蕃夷七之七记载甚详:
又进贺登极香万斤、牙二千斤,又乳香三万斤、牙五千斤、犀二十株共重四十斤、苏木五万斤、白檀香万斤、白龙脑十斤、木香千斤、石膏脂九百斤、阿魏二百斤、麒麟竭二百斤、没药二百斤、胡椒五百斤。又进贺纳后银千两、绫千匹,又谢赐都亭驿安下乳香千斤,谢追封祖考及男已下加恩乳香万三千斤。又进通犀带一、金匣百两,白龙脑十斤、金合五十两,通牯犀一株、金合百两,牯犀四株、金合二百两,真珠五斤,玳瑁五斤,水晶棋子五副、金合六十两,乳香万斤。
从陈洪进的贡礼名单中可知,此次贡品中产于海外的名贵药物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中香1万斤、乳香5.4万斤、象牙7000斤、犀角20株共重40斤、苏木5万斤、白檀香1万斤、白龙脑20斤、木香1000斤、石膏脂900斤、阿魏200斤、麒麟竭200斤、没药200斤、胡椒500斤、珍珠5斤、玳瑁5斤。
太平兴国二年九月六日,陈洪进又贡“助宴银五千两、乳香万斤、泉州土产葛二万匹、干姜二万斤、金银器皿二千二百两、绫二千匹”。九月十三日,陈洪进“进银万两、钱万贯、绢万匹,谢恩乳香二万斤、牙二千斤”。十一月,陈洪进贡“贺开乐乳香五千斤、象牙千斤”。
从清源军所辖泉州、漳州两地进贡的药材种类来看,包括龙脑香、乳香、茶药、白龙脑、干姜、象牙、白檀香、木香、石膏脂、阿魏、麒麟竭、没药、胡椒、珍珠、玳瑁等,大多为海外名贵药材,且进贡数量惊人,少者数斤,多者万斤。
(二)吴越国
吴越国是唐末钱镠于开平元年(907年)建于杭州的一个地方政权,共历五位君主,立国72年。太平兴国三年五月“纳土归宋”,重归于中央王朝统治之下。宋初,吴越国多次向朝廷进贡物品,其中名贵药物占据了绝大多数。
宋太祖建隆四年十月十九日,吴越王钱俶遣使“贡银一万两,犀、牙各十株,香药一十五万斤,供奉金银、真珠、玳瑁器数百事,助南郊”。开宝九年二月二十二日,钱俶与其子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惟濬、其孙平江军节度使钱承祐等来觐见宋太祖,进贡“乳香二万斤”,“茶八万五千斤、犀牙二百株、香药三万斤”。同年三月四日,钱俶辞别宋太祖返回吴越,宋太祖宴于讲武殿,赐袭衣、玉带、锦绮等大量财物,钱俶又进贡“药物一金合重四百五十两,香药二十银合重四千两,白乳茶三百斤,白乳香千斤”。开宝九年六月四日,明州节度使钱惟治进“白龙脑十斤金合重二百两”,钱俶又进“加恩乳香万斤”。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八日,吴越王钱俶进贺宋太宗登极,贡品中药物有龙脑、檀香、龙床、银果子、水精花等,又有“干姜五万斤、大茶万斤、犀十株、牙二十株、乳香五十斤、杂香药五千斤”。闰七月,钱俶子钱惟濬进“木香五百两,荔枝十瓶”。十月十七日,钱俶进贡“犀二十株、牙千五百斤、乳香五千斤、苏木三万斤、大茶三百笼、干姜十万斤”,谢赐生辰贡“乳香三千斤”,其子钱惟濬“进谢赐生辰银五千两、牯犀二株、牙七百斤、乳香三千斤”;为贺宋太宗生日“乾明节”,钱俶进贡“乳香三千斤”,“干姜五万斤、大茶万斤、脑源茶二万斤,并器用香药等”。十二月二十八日,钱俶进贡“瓶香二万五千六百斤,白龙脑三十一斤,象牙八十六株,药犀十株,木香、阿魏、玳瑁、紫矿共四百四十斤”。太平兴国三年四月二日,钱俶进贡“牙茶十万斤,建茶万斤,干姜万斤”,“乳香万斤,犀、象各百株,香药万斤,苏木万斤”。端拱元年(988年)十一月十四日,吴越王钱俶子钱惟濬等向朝廷进贡“金万五千两,锦绮透背、绫罗纱縠衣著三万匹,钱万五千贯,通犀、牯犀玉带一百八十条,牯犀四十株,象牙十三株,丁香三百斤,象笏二百,马二十匹,金玉玛瑙鞍勒副之,金玉、珠翠、首饰、博具、器乐、器皿、什物各数千计,橐驼十头,牛五十头,驴一百头,车十乘”。
从吴越国进贡朝廷的药材种类来看,包括乳香、白龙脑、木香、犀角、象牙、香药、珍珠、玳瑁、干姜、阿魏、紫矿等,大多为海外名贵药材,数量巨大。
二、宋朝西北地区各民族政权进贡的药物
宋代,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民族政权有甘州回鹘、龟兹回鹘、高昌回鹘、于阗李氏王朝、沙州归义军、凉州吐蕃、青唐吐蕃和西夏等,通过“朝贡”形式输入宋朝的土产药材和海外药物极为丰富。由于文献记载的简略,有关西夏进贡药物的种类较少,下文暂不论及。
(一)甘州回鹘
甘州回鹘是唐代晚期至北宋中期回鹘人以甘州为中心建立的民族政权,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被西夏攻占而灭亡。
宋初,甘州回鹘多次遣使朝贡,贡品中包含了某些西北地区特有的香料、药材,其中“药有腽肭脐、硇砂,香有乳香、安息、笃耨”等。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一月,宋真宗东巡泰山举行封天仪式,甘州回鹘可汗夜落纥、宝物公主、没孤公主及婆温宰相,“以宝货、药、橐驼、名马,遣使姚进等十二人来贡”。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十二月,甘州回鹘夜落隔归化及宝物公主、宰相索温守贵等遣使都督翟福等来贡“马及玉、香药”,宋真宗下诏“赐衣冠、器币、缗钱有差”。
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三月十三日,甘州可汗来贡“乳香、硇砂、琥珀、白玉、马”。四月,甘州可汗王、公主及宰相撒温讹进奉“马、乳香”,宋仁宗下诏“赐银器、衣著、金带、晕锦旋襕有差”。天圣五年(1027年)八月二十五日,甘州可汗王宝国夜落隔遣使贡“乳香、硇沙”。天圣六年二月十五日,甘州可汗又遣使贡“玉、琥珀、乳香”。
(二)高昌回鹘、龟兹回鹘
高昌回鹘是回鹘人建立的地方政权,位于今新疆东部,以高昌为都城,夏季以“北廷”为夏都,宋时多次遣使朝贡。如康定二年(1041年)十一月十五日,高昌回鹘北廷可汗遣使奉表,“贡玉、乳香、硇砂、名马”。
龟兹回鹘是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回鹘人庞特勤以高昌、龟兹为中心建立的地方政权。宋初,高昌回鹘和龟兹回鹘多次遣使向宋廷进贡药物。其中龟兹又称西州回鹘、龟兹回鹘或西州龟兹,是高昌回鹘的一部分,其国王称可汗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龟兹回鹘曾遣使贡乳香等物。此后于咸平四年(1001年)、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天禧元年(1017年)、天禧四年(1020年)、天圣二年(1024年)、天圣七年(1029年)、天圣八年(1030年)、天圣九年(1031年)、景祐四年(1037年)、熙宁四年(1071年)、熙宁五年(1072年)、绍圣三年(1096年),龟兹回鹘前后遣使朝贡13次,将大批珍贵的西北土产药材和海外药物传入宋朝。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闰二月,龟兹可汗遣使“李延胜、副使安福等贡乳香二百四十九斤、花蕊布二匹、硇砂三百七十一斤、独峰橐驼一、大尾白羊十五,李延胜贡马十匹、玉鞍勒、金玉二百一十二斤,安福贡琥珀四十斤、石十二斤,监使翟进贡乳香六十九斤、石二斤、胡黄连十四斤,判官曹信贡乳香七十六斤,都监杨嘉贡乳香三十九斤,僧智圆贡琥珀四十五斤、石四十六斤。黄河居住行头蕃部兰逋征捉郎进马二匹”。此次进贡的物品品种多,数额庞大,故宋廷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任命李延胜为左屯卫将军。大中祥符六年十一月,龟兹剋韩王遣进奉使李延庆等36人在长春殿朝贡方物,进献“玉六十团、橐驼、名马、弓箭、鞍勒、香药等”,宋真宗“优诏答之”。天禧元年四月二十六日,龟兹国剋韩王智海遣使张復延进贡“玉及马、香药”等。
宋仁宗天圣二年三月十七日,龟兹国王智海等贡“独峰驼、五香药、杂物”。四月,又遣使来贡药物乳香。天圣八年十一月十五日,龟兹国遣使李延庆贡药物“乳香、硇砂”。天圣九年正月十八日,龟兹国王智海遣使李延庆等贡“硇砂、乳香、名马”。景祐四年正月九日,龟兹国遣使李延贵贡“花蕊布葛、乳香、硇砂、玉、独峰驼、马”。
宋神宗熙宁五年二月二日,回鹘龟兹可汗王遣使卢大明、笃都奉表,所贡贡品中有“乳香、硇砂”等药物。
(三)于阗
于阗,汉代时隶属于西域都护府,唐时为“安西四镇”之一,隶安西都护府,“自汉至唐,皆入贡中国”。宋初,于阗多次遣使朝贡,其中尤以名贵药材乳香为主。约在景德三年(1006年)于阗被喀喇汗朝所灭,此后文献中出现的“于阗国黑韩王”,实乃喀喇汗朝的首领。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十二月,于阗国王李圣天遣使朝贡。宋仁宗天圣三年十二月四日,于阗国黑韩王遣大首领罗面千多奉表朝贡,其中药物有“乳香、硇砂”等。宋神宗熙宁四年二月十四日,于阗国黑韩王遣大首领翟进奉表,“贡珠玉、珊瑚、翡翠、象牙、乳香、木香、琥珀、花蕊布、硇砂、龙盐、药物、铁甲、马”。熙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于阗国黑韩王遣使奉表朝贡,其中药物有“乳香、木香、腽肭脐、金星石”。熙宁七年(1074年)二月三日,于阗国遣使阿丹一难奉表,向宋朝进贡“玉、乳香、水银、安悉香、龙盐、硇砂、琥珀、金星石”。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八日,于阗国黑韩王遣使罗阿厮难撒温奉金表进贡,其中药物有“乳香、木香、安息香、龙盐、鸡舌香、胡黄连”。同年十月三日,客省上奏:“于阗国进奉使罗阿厮难撒温等有乳香三万一千余斤,为钱四万四千余贯,乞减价三千贯卖于官库。”宋神宗“从之”,可知此次于阗进贡的乳香数额较为庞大。鉴于于阗国进贡乳香的数额越来越大,元丰元年(1078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宋神宗下诏熙河路经略司指挥熙州:“自今于阗国入贡,唯赍国王表及方物听赴阙,毋过五十人,驴马头口准此;余勿解发,止令熙州、秦州安泊,差人主管卖买。婉顺开谕,除乳香以无用不许进奉及挟带上京并诸处货易外,其余物并依常进贡博卖。”元丰二年(1079年)十月十三日,熙河路经略司上奏:“于阗国来贡方物而无国主表章,法不当纳,已谕使去。”宋神宗下诏:“如坚欲奉贡,可听之。”元丰三年(1080年)正月二十七日,于阗国大首领阿令颠颡温等来贡方物。三月二十六日,宋神宗下诏:“于阗国进奉使所卖乳香,偿以见钱。其乳香所过,官吏失察,令转运司劾罪。”十月九日,熙州上奏:“于阗国进奉般次至南川寨,称有乳香、杂物等十万余斤,以有违朝旨,未敢解发。”宋神宗认为“乳香无用”,且数额巨大,退回了这批贡物。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五月七日,枢密院上奏:“熙河兰岷路经略司奏:‘于阗国进奉般次罗忽都卢麦等进奉方物,黑汗王阿忽都董娥密竭笃上表,请自今般次不满年月往来进奉,只是心白。’”宋哲宗采纳枢密院建议,下诏:“仍自今于阗每二年一次,许赍本国蕃王表章赴阙进奉。如止来熙、秦州买卖,即不限岁月,事毕遣还。仍令本司候有般次回蕃日,再谕诏旨,使本国知。仍令学士院于回赐敕书内备载。”元祐四年(1089年)五月丁酉,于阗国“贡使李养星、鄂丹威格以下续贡珠玉、象牙、珊瑚、药物等”。
可见,于阗地区“地产乳香”,向宋朝的药物朝贡持续了150多年,“讫于宣和,朝享不绝”。于阗地区输入的药物,包括乳香、木香、琥珀、龙盐、安息香、鸡舌香、胡黄连等。
(四)沙州归义军
归义军是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至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以沙州、瓜州为中心建立的地方政权,由唐朝名将张议潮建立,景祐三年被西夏李元昊所灭。
宋朝建立后,归义军曾派遣使者向宋廷朝贡,“自景祐至皇祐中,凡七贡方物”。如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五月,权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曹宗寿,遣瓜沙州节度上司孔目官阴会迁等35人诣阙,“贡玉团、玉印、乳香、硇砂、橐驼、名马”。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闰九月,沙州遣使翟来著等“贡方物、乳香、硇砂、玉团等”。天圣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沙州遣使朝贡,其中药物有“真珠、乳香、硇砂、梧桐渠、黃矾”等。
(五)西北吐蕃诸部
宋时,在秦凤路、利州路、成都府路、青唐等地散居着许多吐蕃部族,“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宋代吐蕃在原汉、唐旧地凉州、鄯州、廓州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西凉府吐蕃六谷联盟和青唐吐蕃政权,对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及宋朝的决策,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初,吐蕃诸部积极地向宋朝进贡方物,其中就包括当地的药物。如庆历二年(1042年)五月二十二日,吐蕃唃厮啰遣使向宋朝进贡“马、乳香、硇砂、银枪、铁甲、铜印、银装交椅”。熙宁五年五月,青唐吐蕃东部首领木征进贡药物。熙宁十年十二月十二日,西蕃邈川首领董氊进贡“珍珠、乳香、象牙、玉石、马”。元祐元年(1086年)闰二月二日,礼部上奏“董氊等贡乳香”。
从西北地区进贡的药材种类来看,包括乳香、安息香、笃耨香、腽肭脐、硇砂、胡黄连、木香、鸡舌香、龙盐、珍珠、梧桐渠、黄矾和其他香药。
三、宋朝东北部地区金朝、高丽进贡的药物
宋朝东北地区为辽朝、金朝和高丽王朝,与宋王朝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由于文献记载的简略,辽朝进贡的药物,尚不可考。金朝进贡药物的内容较少。有关高丽王朝进贡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则相对丰富一些。
(一)金朝
宋时,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多次遣使朝贡,所贡药物有腽肭脐、人参、松子等。宋太祖建隆二年,女真遣使嗢突刺朱“入朝贡方物”。开宝五年(972年),女真进贡药物“腽肭脐”。金朝建立后,亦有药物朝贡的记载。如政和八年(1118年)九月,女真遣使李善庆等“赍国书并北珠、生金、貂革、人参、松子来贡”。
(二)高丽
宋时,位于朝鲜半岛的高丽,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宋朝建立后,建隆三年(962年)高丽国王王昭派遣使者李兴祐朝贡,其子王伷即位后“贡奉不绝”。高丽出产“人参、水银、麝香、松子、榛子、石决明、松塔子、防风、白附子、茯苓、大小布、毛施布、铜磬、瓷器、草席、鼠毛笔等”。其贡品中包含了大量的药物,其中尤以高丽人参最为珍贵。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高丽国王王治遣使金全“奉金银线罽锦袍褥、金银饰刀剑弓矢、名马、香药来贡”。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一月,高丽进奉使、礼宾卿崔元信等入见,“贡罽锦衣褥、乌漆甲、金饰长刀匕首、罽锦鞍马、纻布、药物等”。宋仁宗天圣八年十二月十三日,高丽国王王询遣御事民官侍郎元颖奉表入贡,其中药物有“人参、香油、硫黄”等。宋神宗熙宁四年八月一日,高丽国遣使金悌奉表,所贡药物有“人参、硫黄、松子、香油”。熙宁七年正月二十六日,高丽国遣使金良鉴、卢旦奉表朝贡,其中所贡药物有“人参、松子、香油”。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高丽国遣使工部侍郎崔思训奉表而来,所贡药物有“人参、松实、香油、黄漆、药物”。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闰四月三日,高丽国王王楷遣使朝散郎、礼部员外郎、赐紫崔惟清,从义郎、閤门祗候沈起等17人奉表,入贡“人参五百斤”。
从东北地区进贡的药材种类来看,包括人参、松子、香药、香油、硫黄、腽肭脐、水银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四、宋朝南部地区交趾、安南、占城进贡的药物
宋代南部地区为交趾、安南和占城,属汉唐旧疆,多次向宋朝进贡产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名贵药物。
(一)交趾、安南
交趾,又名交阯,秦汉时期交趾郡治所,唐代为交州治所,位于今越南北部。宋朝时交趾反叛,劫掠广南西路州县,宋太宗和宋神宗时期曾两次派兵讨伐。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二月一日,宋孝宗下诏“特赐安南国名”,交趾遂改名为安南。交趾“土产沉香、蓬莱香、生金、银、铁、朱砂、珠、贝、犀、象、翠羽、车渠、盐、漆、木绵、吉贝之属”,向宋朝“岁有进贡”。
宋初,交趾派遣使者进贡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出产的药材,贡品中有犀角、象牙、乳香、沉香、笺香、玳瑁等药物。如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五月二十一日,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丁琏遣使来贡“犀、象、香药”。
宋太宗即位后,丁琏“又贡方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一月,前黎朝国王黎桓遣牙校江巨瑝、王绍祚贡方物“金银器五百两、通犀六株连盘、□牯犀四十株、象牙百株、绢万匹”。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五月,黎桓自称权交州三使留后,遣军将赵子爱等进奉“通犀□五、牯犀二十九株、象牙百根、乳香二百斤、绢万匹、孔雀尾百□”。同年九月,黎桓又遣使贡“金酒器二十□具,犀角、象牙各二十株”。雍熙二年(985年)二月,黎桓遣进奉使张绍凭、阮伯簪等来贡贺乾明节礼物“金龟、鹤、银炉、象牙百株、绢万匹”。雍熙三年(986年)九月,黎桓遣使牙将司马常来献“金器一百两、银器五百十、株犀三十坐”。淳化元年(990年)十月,黎桓遣使都知兵马使阮伯簪等来贡“七宝装龙凤椅子一、间金装玳瑁檐十二、红罗绣龙凤伞一、间金装玳瑁柄犀三十株、象牙四十株、绢万匹、
布各千匹”。至道三年(997年)九月,黎桓遣都知兵马使阮绍恭、副使赵怀德来贡“金银七宝装交椅一、银盆十、犀角象牙五十株、
绢布万匹”。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十二月,黎至忠又遣推官阮守疆“贡驯犀一、犀角二十、象牙四十、金银器、纹缡等”。同年,黎朝发生内乱,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趁机夺取帝位,建立李朝,随即向宋朝朝贡。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四月,李公蕴遣进奉使演州刺史李仁美、副使□州刺史陶庆文来开封“贡犀角三十株、象牙□株、金银纱罗等”9788。天禧三年八月,交州李公蕴遣弟李鹤来“贡犀角、象齿洎方物”。
乾兴元年(1022年)七月,三司上奏:“交州进奉使李宽泰等各进贡方物白镴、紫矿、玳瑁、瓶香等,贾人计价钱千六百八十二贯。”宋仁宗下诏“回赐钱二千贯,以优其直,示怀远也”。天圣六年三月,三司上奏:“作坊物料库估交州进奉人使纳卖香药价钱三千六十贯。”宋仁宗下诏回赐钱四千贯。元丰五年(1082年)六月二十二日,交趾郡王李乾德进献“犀角、象齿各五十”。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八月二十一日,交趾国王李天祚遣太平州刺史李国以、右武大夫李义、武翼郎郭应五“贺升平”,“进贡金器一千一百三十六两、真珠百颗、沉香等一千斤、翠毛五百只、盘龙等杂物、绫绢五十匹、马十、驯象九”。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正月十四日,交趾遣太中大夫周公明、右武大夫李义等22人“进奉贺升平、常贡两纲方物”,其中金瓶盛载沉香等1000斤。
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九月十三日,交趾鉴于宋孝宗“即位加恩,故遣使来谢”,南平王李天祚遣使尹子思、邓硕俨等,“贡金器百两、银器百五十两、象牙三十株、熟香五百斤、笺香一千斤”。乾道九年(1173年)七月四日,广西经略安抚司上奏“安南都知兵马使郭进赍牒关报,差使、副管押称贺今上皇帝登极,及进奉大礼纲运赴行在”,其中入贡药物沉水香等2000斤。淳熙元年二月一日,交趾改国名为安南。淳熙三年(1176年)四月,安南进谢赐国名牌印,其中所贡药物有“沉香二百斤,熟香一千斤,笺香一千斤”。淳熙四年(1177年)正月二十八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上奏,安南国差朝散郎李邦正、忠翊郎兼閤门祗候阮公亮等管押遣进章表、方物纲运,贡方物“二十两章表银匣一副;五十两金厮(罗)[锣]三面,共一百五十两;银厮锣一十三面,都共六百五十两;象牙七十株,都共一千六觔;犀角三十座,都共三十五觔二两”。淳熙七年(1180年)五月十三日,安南进谢表、方物,宋孝宗下诏收受三分外,所有章表续行投进。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安南谢赐国名牌印及谢袭封章表礼物,令赴左藏库送纳。广南西路安抚司以章表二函用黄罗绢护封,差人先赍赴行在投进外,方物送经抚库寄收,唤集牙人估直,纽计数目,其中“谢赐国名牌印纲”中的药物包括沉香20斤,熟香1000斤,笺香1000斤。
(二)占城
占城是两汉晋隋时期日南郡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宋时自称占城国,“与交趾为仇国”。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真腊大举攻入占城,后于嘉定十四年(1221年)复国。占城出产“笺、沉香、槟榔、乌木、苏木、白藤、黄蜡、吉贝花布、丝绞布、白
布、藤簟、贝多叶簟、金银铁锭等物”,“人采香为生”。其俗,“人有疾病,旋采生药服食”。占城同宋朝十分友好,多次遣使朝贡,“贡献不绝”,贡品中药物数量十分巨大。
宋太祖建隆元年十二月,占城“以方物、犀角、象牙来贡”。建隆二年正月,占城国王释利因陀盘遣使莆诃散等来朝,“贡犀、牙、龙脑、香药、孔雀四、大食瓶二十”。建隆三年九月十七日,占城国遣使贡“象牙、乳香”。乾德四年(966年)三月,占城王悉利因陀盘遣使因陀玢李帝婆罗、副使白不罗低冬来朝,“贡牯犀一株、象牙二株、白
二十条、哥缦三十五条、绣哥缦一对、亲色哥缦十四合,并杂药物等”;占城王妻波良仆瑁、男茶罗继、占谋律秀琼等,“又各贡犀角、象牙、龙脑、玳瑁、香药”;其进奉使、副使,“又各进奉犀、象、方物”。同年七月,南唐国主李煜上奏:“占城国使入贡,道出臣国,遗臣犀角一株、象牙二株、白龙脑三十两、苍龙脑十斤、乳香三十斤、沉香三十斤、煎香七十斤、石亭脂五十斤、白檀香百斤、紫矿五十斤、豆蔻二万颗、龙脑后三片、槟榔五十斤、藤花簟四领、占城孤班古缦二段、阇婆马礼偃鸾国古缦一段、阇婆沙剜古缦一段、阇婆绣古缦一段、大食绣古缦一段、大食缦锦古缦一段、占城绣水织布五匹、阇婆沙剜锦绣古缦一段。”李煜“以其物来上”,又将这些占城贡品转贡给了宋朝,受到宋太祖的表扬。九月,占城国又遣使“献象牙、香药”。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二月,占城国王波美税杨布印茶遣使李牌、副使李麻那、判官李屠进贡方物“越诺布四段、龙脑二斤、杂香药千斤、丁香五十斤、煎香二十五斤”。雍熙二年二月,占城国王施利陀盘吴日欢遣使婆罗门金歌麻来献“龙脑、玳瑁、象牙、越诺、无名异”。雍熙三年三月十九日,占城国王刘继宗遣使李朝仙来贡“通犀二株、生白龙脑十斤、速香五十斤、丁香五十斤、篯香二百斤、沉香百八十斤;后“朝仙又进象牙二株、白龙脑十斤”。淳化元年十月,占城新王杨陀排自称“新坐佛逝国杨陀排”,遣使李臻、副使蒲诃散来贡,“进驯犀及螺犀十株、象牙十五株、腊沉香一斤、白龙脑二斤、山得鸡三十三斤”;其使、副使,“又献螺犀、药犀、象牙、没药、胡卢巴、龙脑、白豆蔻及蔷薇水”;李臻、蒲诃散在表中提到,该国被“交州所攻,国中人民、财宝皆为所掠”,宋太宗下诏赐黎桓“各令保境”。同年十二月四日,占城国王又遣使李臻、副使蒲诃散贡“驯犀、螺犀、象牙、蜡沉香、龙脑、山得鸡、没药、胡卢巴、白豆蔻、蔷薇水”。淳化三年(992年)十二月,占城国王杨陀排遣使李良甫、副使亚麻罗婆低来贡“螺犀、药犀十株、象牙二十株、煎香三十六斤、白龙脑一斤四两、绞布六段、槟榔十三斤、山得鸡六十四斤、椰子五十颗;其使、副又献象、犀、螺犀、玳瑁、煎香等”;占城国僧人净戒又献金龙脑、金铃、铜香炉、如意等,宋太宗下诏“各优赐之”。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占城国王杨波占遣专使李波珠、副使李诃散、判官李磨勿等,进奉“犀角十株、象牙三十株、玳瑁十斤、龙脑二斤、沉香百斤、夹笺黄熟香九十斤、檀香六十斤、山得鸡一万四千三百只、胡椒二百斤、簟席五”。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二月,占城国王杨普俱毗茶逸施离遣使朱陈尧、副使蒲萨陁婆、判官黎姑伦“贺皇帝登极”,贡“犀、牙、玳瑁、香药”。大中祥符四年十一月,遣使蒲萨多婆、副使蒲多波底、判官陈义,“贡象牙六十二株、螺犀十一株、药犀二十九株、玳瑁三百片、沉香五十斤、煎香三百五十斤、黄熟香二百一十斤、带枝丁香三十斤、豆蔻六十斤;其使又进熟龙脑三十两、没药八十斤、紫矿四百七十斤、肉豆蔻二百斤、胡椒二百斤、没药三十斤、紫矿百斤”。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五月,占城国王上表,遣腹心人波轮诃罗带充专使,刘公简充副使,判官、防援人,以“犀、牙、玳瑁、乳、沉、煎香、豆蔻、槟榔等来贡”。天禧二年(1018年)九月,其王尸嘿排摩惵遣使罗皮帝加等,进贡“象牙七十二株、犀角八十六株、玳瑁千片、乳香五十斤、丁香花八十斤、豆蔻六十五斤、沉香百斤、笺香二百斤、别笺一剂六十八斤、茴香百斤、槟榔千五百斤”。罗皮帝加还报告了占城至宋朝的海路航线:“国人诣广州,或风漂船至石堂,即累年不达矣。”
宋仁宗天圣七年五月,占城国王杨卜俱室离遣叱达巴、李菩萨等奉表,进贡“生凤一只、犀三十株、象牙七十株、玳瑁二百四十五片、乳香二千斤、木香七百八十斤”。天圣八年十月,遣进奉使李菩萨、麻瑕陁瑟表献礼物,入见于崇政殿,“献木香七百斤、犀角四十余株、玳瑁四百余片、乳香二千斤、象牙八十株”。皇祐二年(1050年)正月,国主俱舍唎波微收罗婆麻提杨卜,“贡象牙二百一、犀牛角七十九,赍表二通,一以蕃书,一以中国书”。
宋神宗熙宁五年四月六日,占城国遣使奉表,“贡龙脑、乳香、丁香、紫矿、荜澄茄、胡椒、回香”。同年五月二十二日,占城国进贡琉璃、珊瑚、酒器并龙脑及药物、乳香、丁香、荜澄茄、紫矿等,宋神宗下诏“回赐外,特赐银二千一百两”。元祐元年十月十五日,礼部上奏“占城国进奉大使布灵息弛琴、蒲麻勿等乞续进方物”,宋哲宗“从之”。同年十二月三日“续进犀、袴等”。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占城蕃首邹时芭兰遣部领萨达麻、滂摩加夺、蒲都纲以次凡20人到临安觐见,进贡大量海外名贵药材。《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之七六载:
贡附子沉香一百五十斤,沉香三百九十斤,沉香头二块一十二斤,上笺香三千六百九十斤,中笺香一百二十斤,笺香头块四百八十斤,笺香头二百三十九斤,澳香三百斤,上速香三千四百五十斤,中速香一千四百四十斤,象牙一百六十八株,犀[角]二十株,玳瑁六十斤,暂香一百二十斤,细割香一百八十斤,翠毛三百六十只,蕃油一十埕,乌里香五万五千二十斤。
从贡奉表名单可知,此次进贡的药物数量巨大,包括附子、沉香、澳香、象牙、犀角、玳瑁、暂香、细割香、蕃油、乌里香等,多为中土所无。
乾道三年(1167年)十月一日,福建路市舶司上奏占城进贡大量药物。《宋会要辑稿》蕃夷七之五〇载:
乾道三年十月一日,福建路市舶司言:“本土纲首陈应祥等昨至占城蕃,蕃首称欲遣使、副恭赍乳香、象牙等前诣(太宗)[大宋]进贡。今应祥等船五只,除自贩物货外,各为分载乳香、象牙等并使、副人等前来。继有纲首吴兵船人赍到占城蕃首邹亚娜开具进奉物数:白乳香二万四百三十五斤、混杂乳香八万二百九十五斤、象牙七千七百九十五斤、附子沉香二百三十七斤、沉香九百九十斤、沉香头九十二斤八两、笺香头二百五十五斤、加南木笺香三百一斤、黄熟香一千七百八十斤。”
此次进贡的药物数量极为巨大,如白乳香达20435斤,混杂乳香更是达到80295斤,其他香药也在数百斤至数千斤之间。鉴于此次进贡的药材数量极为庞大,宋孝宗下诏:“使人免到阙,令泉州差官以礼管设。章表先入递前来,候到,令学士院降敕书回答。据所贡物,许进奉十分之一,余依条例抽买。如价钱阙,申朝廷先次取拨,俟见实数估价定,市舶司发纳左藏南库,听旨回赐。”允许十分之一进贡到临安,其余药物依条例全部由市舶司抽买,储藏在左藏南库。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占城进贡乳香、象牙、沉笺香等数目,宋孝宗下诏“所有其余物货,令市舶司斟量依条抽买”。
从南部地区进贡的药材种类来看,这些名贵药物绝大多数来源于东南亚、南亚和西亚一带,也有占城掠夺自大食商人的药材。如乾道三年,福建市舶司上奏:“大食国人乌师点等诉,占城入贡,即所夺本国物。”庆元年间,真腊大举讨伐占城,“以复仇,杀戮殆尽,俘其主以归,国遂亡,其地悉归真腊”,此后宋朝史料中有关占城进贡药物的记载逐渐减少。
五、宋朝西南地区大理、西南五部等地进贡的药物
宋朝西南地区的大理国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汉朝时隶属于益州刺史部管辖,唐朝时隶属于剑南道。宋朝,大理国和西南诸部落通过遣使朝贡的形式,将产于西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名贵药物传入宋朝。
(一)大理
宋时大理国分前理国、大中国、后理国三个时期,1254年被忽必烈所灭。政和六年(1116年)十二月三十日,大理国王段和誉上奏:“臣累年以来,尝遣磨中罗道等处乞修朝贡。至政和五年五月,已奉圣旨,差广州观察使黄璘充第一等奉使,于宾州置局,接纳入贡,令先遣臣布燮、臣李紫琮、臣杨苛样、坦绰臣李百祥管押马三百八十匹,内有五十匹系特进,麝香、牛黄、细氊、碧玕山、衣甲、弓箭等,诣阙进献。”宋徽宗下诏“令学士院修写手诏颁降”。《文献通考》亦载政和七年(1117年),大理使者李紫琮等“至京师贡马及麝香等”。
(二)西南五部
宋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龙、罗、方、石、张五部和其他各部,“自昔许上京入贡”。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八月,西南蕃王龙汉瑭遣顺化王子心驰来贡“马二匹、朱砂二十两、牛黄一脐。又都甲头王子若从并诸州蛮录事司马赵才胜等七百七十四人,共进马二百九十匹,朱砂二千三百五十两,草豆蔻十二万枚,筚拨百六十斤”。淳化元年八月,龙汉璿遣其弟龙汉兴来朝,“贡马二匹、朱砂十两”。又都统龙汉及行人谢再殊,“亦各贡名马、朱砂、毡罽、草豆蔻等”。淳化三年十月,蕃王龙汉兴遣顺化王子若柴等来贡“马五十九匹、朱砂二百六十两、草豆蔻二万颗”。
宋真宗咸平二年九月,都首领张文黔等来贡“名马六十五匹、朱砂八百八十两,又山子一重十六两、草豆蔻二万枚”。咸平五年(1002年)五月,龙汉
遣使率部众1600人、马460匹并药物、布帛来贡,宋真宗“厚赏遣还”。
从西南地区进贡的药物来看,包括麝香、牛黄、朱砂、草豆蔻、荜拨等,大多为当地土产药物。
六、宋朝对域外药物的态度与周边药物传入的形式
(一)宋朝对域外药物的态度
宋王朝极为重视域外药物的传入,在朝贡贸易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太平兴国初,宋太宗下诏规定:“自今惟珠贝、玳瑁、犀象、镔铁、鼊皮、珊瑚、玛瑙、乳香禁榷外,他药官市之余,听市于民。”朝廷禁榷的域外药物,主要有珠贝、玳瑁、犀象、镔铁、鼊皮、珊瑚、玛瑙、乳香8种,大多来自大食、古逻、阇婆、占城、勃泥、麻逸、三佛齐、宾同胧、沙里亭、丹流眉等地。如泉州,土产蕃货,“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每岁以大舶浮海往来,致象、犀、玳瑁、珠玑、玻璃、玛瑙、异香、胡椒之属”。
太平兴国七年闰十二月,宋太宗再次下诏规定了禁榷药物和通行药物的品种与数量。《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二载:
闻在京及诸州府人民或少药物食用,(今)[令]以下项香药止禁榷广南、漳、泉等州舶船上,不得侵越州府界,紊乱条法;如违,依条断遣。其在京并诸处即依旧官场出卖,及许人兴贩。凡禁榷物八种:玳瑁、牙、犀、宾铁、鼊皮、珊瑚、玛瑙、乳香。放通行药物三十七种:木香、槟榔、石脂、硫黄、大腹、龙脑、沉香、檀香、丁香、丁香皮、桂、胡椒、阿魏、莳萝、荜澄茄、诃子、破故纸、豆蔻花、白荳蔻、鹏沙、紫矿、胡芦芭、芦会、荜拨、益智子、海桐皮、缩砂、高良姜、草豆蔻、桂心苗、没药、煎香、安息香、黄熟香、乌木、降真香、琥珀。后紫矿亦禁榷。
宋太宗的诏令反映了以下重要信息:其一,宋朝政府禁榷药物,初为8种:玳瑁、象牙、犀角、宾铁、鼊皮、珊瑚、玛瑙、乳香。后紫矿亦禁榷,禁榷药物增至9种。其二,通行药物37种,包括木香、槟榔、石脂、硫黄、大腹、龙脑、沉香、檀香、丁香、丁香皮、桂、胡椒、阿魏、莳萝、荜澄茄、诃子、破故纸、豆蔻花、白豆蔻、鹏沙、紫矿、胡芦芭、芦会、荜拨、益智子、海桐皮、缩砂、高良姜、草豆蔻、桂心苗、没药、煎香、安息香、黄熟香、乌木、降真香和琥珀。
为了鼓励海外蕃商到中国进行贸易,雍熙四年(987年)五月宋太宗下诏遣内侍8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每纲赍空名诏书三道,于所至处赐之”,采取积极主动的招商措施。域外药物的大量来华,对宋代国家财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宋史》载:“天圣以来,象犀、珠玉、香药、宝货充牣府库,尝斥其余以易金帛、刍粟,县官用度实有助焉。而官市货数,视淳化则微有所损。皇祐中,总岁入象犀、珠玉、香药之类,其数五十三万有余。至治平中,又增十万。”
(二)宋朝周边药物传入的形式
宋朝周边药物传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周边政权的遣使朝贡。宋朝建立了完善的朝贡体系与朝贡贸易制度,周边政权朝贡各种珍宝和名贵药物的同时,中央王朝一般也会赏赐大量的钱物作为回报。如熙宁七年二月三日,于阗国遣使阿丹一难奉表,向宋朝贡“玉、乳香、水银、安悉香、龙盐、硇砂、琥珀、金星石”,其中乳香、水银、安悉香、龙盐、硇砂、琥珀等俱为名药。在周边地区药物传入宋朝的过程中,遣使朝贡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二是皇帝登极、皇帝寿诞时藩属献贡。宋代,新皇登极时,周边政权往往会遣使朝贺。如宋真宗咸平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占城国王杨普俱毗茶逸施离,遣使朱陈尧、副使蒲萨陁婆、判官黎姑伦进贡药材,以“犀、牙、玳瑁、香药”来贺皇帝登极。皇帝寿诞是全国重要的节日,周边地区往往会进献礼物。如开宝六年(973年)二月十二日,吴越王钱俶进长春节“乳香二千斤”,两浙节度使钱惟濬进长春节“乳香二千斤”。“长春节”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生日,是宋初全国性的节日。
三是祭祀大典、用兵征伐时藩属特贡。南郊祭天是宋朝重要的节日,通常由皇帝主持。如建隆四年十月十九日,吴越王钱俶遣使“助南郊”,贡“犀、牙各十株,香药一十五万斤,供奉金银、真珠、玳瑁器数百事”。开宝二年(969年)六月二十一日,南唐国主李煜遣其弟李从谦进贡茶、药、器、币,“以助车驾北征”。
七、宋朝域外药物的医学应用
(一)宋朝史学、医学、方志等著作对域外药物的记录
宋朝周边地区传入的珍稀药物,先后被宋朝官修《国朝会要》《国史》《实录》和官修医学本草《开宝重定本草》《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嘉祐图经本草》《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绍兴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等记载和收录。同时,这些药物也为宋人洪刍《香谱》、叶廷珪《名香谱》、陈敬《香谱》等记载,并成为官修医学方书《太平圣惠方》《神医普救方》《简要济众方》《熙宁太医局方》《政和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民间医家方书《王氏博济方》《苏沈良方》《幼幼新书》《妇人大全良方》等制造药品的重要来源之一。
根据宋代史学、医学、方志、笔记、文集等著作记载,这一时期输入中国的药物品种,数量众多,品类各异。如乳香、木香、丁香、安息香、没药、血竭、苏合香油、阿月浑子、葫荽、胡椒、胡葱、蔽齐、无食子、八担仁、波斯枣、莳萝、齐墩、阿勃参、芦荟、指甲花、阿魏、葫芦巴、押不芦、婆罗德等,既可食用,也可入药,极大地丰富了药物的来源和品种。
(二)宋朝本草学著作对域外药物功效的认识
葫芦巴,阿拉伯语hulba的汉译,原产于波斯、美索不达米亚沙漠和西亚,野生,药材用,宋朝时,传入中国南方各省。宋仁宗嘉祐年间掌禹锡敕撰《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载此植物已成功栽种于广州和黔州。苏颂《图经本草》载:“葫芦巴,生广州,或云种出海南诸蕃,盖其国芦菔子也。舶客将种莳于岭外亦生,然不及蕃中来者真好。春生苗,夏结子,作荚,至秋采之。今医方治元藏虚冷气为最要。然《本经》不著,唐以前方书亦不见者,盖是出甚近也。与附子、茴香、硫黄、桃人尤相宜,兼治膀胱冷气。”并配有“广州葫芦巴”药图一幅。
押不芦,阿拉伯语yabruh、abruh或波斯语jabruh的汉译,原产于亚洲西部,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称之为曼陀罗花,茄科,属一年生有毒草本植物,夏秋开花,花冠呈漏斗状,白色。南宋周密《癸辛杂识》首次记载了这种植物:“回回国之西数千里地,产一物极毒,全类人形,若人参之状,其酋名之曰‘押不芦’。生土中深数丈,人或误触之,著其毒气必死。取之法,先于四旁开大坎,可容人,然后以皮条络之,皮条之系则系于犬之足。既而用杖击逐犬,犬逸而根拔起,犬感毒气随毙。然后就埋土坎中,经岁,然后取出曝干,别用他药制之。每以少许磨酒饮人,则通身麻痹而死,虽加以刀斧亦不知也。至三日后,别以少药投之即活,盖古华陀能刳肠涤胃以治疾者,必用此药也。今闻御药院中亦储之,白廷玉闻之卢松崖。”可知,宋代时医家已用曼陀罗花治咳逆气喘、胃疼等症。
乳香,阿拉伯语luban的汉译,又名薰陆香,产自大食诸国,中国古代史籍多有记载。宋人赵汝适《诸蕃志》载:“乳香一名薰陆香,出大食之麻啰拔、施曷、奴发三国深山穷谷中。其树大概类榕,以斧斫株,脂溢于外,结而成香,聚而成块。以象辇之至于大食,大食以舟载易他货于三佛齐,故香常聚于三佛齐。番商贸易至,舶司视香之多少为殿最。而香之为品十有三,其最上者为揀香,圆大如指头,俗所谓滴乳是也;次曰瓶乳,其色亚于揀香;又次曰瓶香,言收时贵重之置于瓶中。”此三国皆在今阿拉伯半岛的东南海岸,古代以产乳香闻名于世。据德国汉学家夏得等人的研究,大食乳香主要产于麻罗拔、施曷、思莲、甘眉等地,这也可以和《诸蕃志》的记载相参证。
木香,梵语称之为kustha,波斯、阿拉伯语称之为kust,又名青木香、蜜香,可作药用。据劳费尔《中国伊朗编》研究,木香主要产于大食、印度和叙利亚。赵汝适《诸蕃志》载:“木香出大食麻啰抹国,施曷、奴发亦有之。树如中国丝瓜,冬月取其根,剉长一二寸,晒干,以状如鸡骨者为上。”这与汉文史籍的记载是一致的。关于其产地,宋代时中国也有木香种植,苏颂《图经本草》载:“木香,生永昌山谷……根窠大类茄子,叶似羊蹄而长,花如菊实黄黑,亦有叶如山芋而开紫花者,不拘时月采根芽为药。以其形如枯骨者良。”
丁香,阿拉伯语或波斯语gomode的汉译,主要产于大食、波斯、三佛齐和细兰。中国古代史籍,如《本草拾遗》《梦溪笔谈》《翻译名义集》《法苑珠林》《岭外代答》等多有记载。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载:“京下老医或有谓鸡舌香与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香,击破有解理如鸡舌,此乃是母丁香,疗口臭最良,治气亦效。其母丁香主变白,以生姜汁研,拔去白须,涂孔中,即异常黑也。”赵汝适《诸蕃志》载:“丁香出大食、阇婆诸国,其状似丁字,因以名之。能辟口气,郎官咀以奏事。其大者谓之丁香母。丁香母即鸡舌香也。或曰鸡舌香,千年枣实也。”
安息香,波斯语mukul和阿拉伯语aflatoon的汉译,原产于中亚古安息国、龟兹国、漕国、波斯国、阿拉伯半岛一带,唐宋时因以旧名,作药材用。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作“新附”,首次详细记载了其药性、主治和产地,“安息香,味辛、苦,平,无毒。主心腹恶气鬼疰。出西戎,似松脂,黄黑色为块,新者亦柔韧”。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载:“安息香树,出波斯国,波斯呼为辟邪。树长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如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通神明,辟众恶。”赵汝适《诸蕃志》亦载:“安息香出三佛齐国,其香乃树之脂也,其形色类核桃瓤,而不宜于烧,然能发众香,故人取之以和香焉。”
没药,阿拉伯语murr或波斯语mor的汉译,又作末药。没药是没香树所产的树脂,这是古代西方最重视的香料和药膏,以波斯、阿拉伯及非洲东北地区所产最为著名,味芳烈而苦。《酉阳杂俎》载:“没树,出波斯国,拂林呼为阿
。长一丈许,皮青白色,叶似槐叶而长,花似橘花而大。子黑色,大如山茱萸,其味酸甜,可食。”晚唐五代李珣《海药本草》载:“谨按徐表《南州记》:生波斯国,是彼处松脂也。状如神香,赤黑色。味苦、辛,温,无毒。主折伤马坠,推陈置新,能生好血。凡服皆须研烂,以热酒调服,近效。堕胎,心腹俱痛,及野鸡漏痔,产后血气痛,并宜丸散中服尔。”苏颂《图经本草》载:“没药,生波斯国。今海南诸国及广州或有之。木之根之株皆如橄榄,叶青而密,岁久者则有膏液流滴在地下,凝结成块。或大或小,亦类安息香,采无时。今方多用之治妇人内伤痛楚,又治血晕及脐腹刺者:没药一物细研,温酒调一钱便止。又治历节诸风骨节疼痛,昼夜不可忍者:没药半两,虎胫骨三两,涂酥,炙黄色,先捣罗为散,与没药同研令细,温酒调二钱,日三服,大佳。”《诸蕃志》亦载:“没药出大食麻啰抹国。其树高大,如中国之松,皮厚一二寸,采时先掘树下为坎,用斧伐其皮,脂溢于坎中,旬余方取之。”据劳费尔《中国伊朗编》研究,没药之名可能始于宋代,主要产于东非洲的柏柏拉海岸和阿拉伯的海德拉谟特海地。宋时,没药已在我国种植成功,《图经本草》中列有“广州没药”图一幅。
血竭,阿拉伯语kɑtir的汉译,以阿拉伯海索科特拉岛所产者最为优良,又名麒麟竭。《图经本草》载:“麒麟竭,旧不载所生州土,今出南蕃诸国及广州。木高数丈,婆娑可爱,叶似樱桃而有三角。其脂液从木中流出,滴下如胶饴状,久而坚凝,乃成竭,赤作血色,故亦谓之血竭。”《诸蕃志》亦载:“血碣亦出大食国。其树略与没药同,但叶差大耳,采取亦如之。有莹如镜面者,乃树老脂自流溢,不犯斧凿,此为上品。其夹插柴屑者,乃降真香之脂,俗号假血碣。”这里的假血碣乃苏门答腊岛、马鲁古群岛等地的赤藤所产,品质较次。
苏合香,梵语sturuka的汉译,主要产于大食报达、吉慈尼、弼笆罗、麻离拔和大秦等地,这是中国人最早知道的蕃香之一。中国古代史籍《后汉书》《梁书》《图经本草》《名医别录》等多有记载。《诸蕃志》载:“苏合香油,出大食国,气味大抵类笃耨,以浓而无滓为上,番人多用以涂身。闽人患大风者亦仿之。可合软香,及入医用。”
(三)宋朝方剂学著作对域外药物的临床应用
从这一时期汉文史料的记载来看,大量珍稀海外药材,沿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输入宋朝境内。这些域外药物,大多“可入药饵”,不仅增加了药物的种类,而且促进了我国古代医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这一时期宫修和医家撰写的药物学著作中,收入了许多从阿拉伯地区输入的药物。在官方药典及通行的若干特效药中,有不少是以域外药物作为主药。如“苏合香油”,产自大食国,传入中国后闽人“患大风者亦仿之,可合软香,及入医用”,主治麻风病。“蔷薇水”,大食国花露也,“今多采花浸水,蒸取其液以代焉。其水多伪杂,以琉璃瓶试之,翻摇数四,其泡周上下者为真。其花与中国蔷薇不同”,具有润燥、香肌之效。
宋朝官修医学方书《太平圣惠方》《政和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医家撰写的方书著作中,出现了许多外来药物组成的新药方,如乳香圆、乳香没药丸、乳香应痛圆、玳瑁丸、槟榔丸、檀香汤、胡椒汤、苏合香圆等。官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专门列有“诸香”方,包括芬积香、衙香、降真香、清远香等,用于预防疾病。
宋朝周边民族政权朝贡贸易输入的名贵药物,极大地丰富了药物的种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通过“朝贡”形式传入的药物,大多为宋朝周边地区的土产药材和来自海外的药物,不仅被收入到官私医学著作之中,而且成为配制解表发散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理气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开窍药、补益药的重要药材来源,广泛应用于临床诸科疾病的治疗。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编辑:
拾
壹
校审:初 言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0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点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中国历史研究院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提问
+关注
发布新话题
广告合作
广告赞助
Ruby 镜像
RubyGems 镜像
Rails 视频教程
Rails Guides 中文版
Ruby on Rails 教程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