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封面新闻记者戴云摄
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2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召开“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科普知识”发布会。关于“松弛感”“精神内耗”等心理相关的热词流行现象,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表示,这些热词反映了全社会对心理精神健康的关注,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她认为,一方面,反映出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包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全社会普遍提高的人文关怀意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精神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识别能力的提高,这和多年来精神心理知识推广是密不可分的。
关于焦虑抑郁情绪的表现范畴,黄薛冰表示确实很难识别,包括精神上的担心、紧张或者过度悲观等,还有躯体上的表现,往往意识不到。比如在焦虑情况下,会觉得全身肌肉紧张,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头痛、肩背痛、腰痛等各个部位的疼痛,以及脏器功能紊乱,比如没有原因的心慌、胸闷、气短,甚至没有食欲或者消化功能紊乱等。
黄薛冰提示,抑郁的表现和焦虑基本类似,往往是重叠的,同时在行为上也有一些注意不到的表现。焦虑可能倾向于坐立不安、盲动或者乱动,停不下来;而抑郁倾向于没办法做事,没有动机、没有动力。“如果出现这些不明原因的怪病,先到综合医院相关的科室排除躯体疾病,在没有躯体疾病的基础上,症状又非常明显,要考虑到去精神科就诊。”
黄薛冰举例,一位患者出现了长期呕吐现象,持续十年左右,最后骨瘦如柴,去了很多地方看病,医生查不出原因,但是他又非常痛苦,最后来到精神科,经过诊断发现,躯体症状背后实际是焦虑抑郁情绪在作祟。经过相应治疗,该患者的症状消失了,出院时非常高兴。
“所以要告诉各位朋友,出现不明原因的怪病,查不出原因来,要考虑到是否和精神因素有关。经过系统的、针对性的治疗,大部分可以消除症状、取得不错效果,大家要有信心。 ”黄薛冰说。
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若有侵权,联系51吃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