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罗永浩,播客的搅局者

IOCOscar6 · 昨天 14:22
从新东方讲师到锤子科技创始人,从直播带货主播到如今的播客主持人,这位始终行走在 "人生十字路口" 的跨界者,为何选择以播客为新赛道?这场打破常规的深度对话,又将为沉寂已久的播客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本文将从罗永浩的转型动因、播客走红逻辑、内容独特性及行业影响等维度,拆解这位 "内容老兵" 的又一次破局尝试。
1.png
老罗用一场2000万播放的播客首秀,证明了自己依然是内容领域的顶级玩家
8月19日,罗永浩在B站发布了首期视频播客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嘉宾是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这场长达近4小时的深度对话,在24小时内创造了全网播放量破2000万的惊人成绩,一举拿下30多个热搜。
这不是罗永浩的第一次跨界,但从直播带货转向视频播客,老罗这次似乎真的找准了自己的天赋所在。从科技创业者到泡面代言人,再到播客主持人,53岁的罗永浩再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而这一次,他可能真的找对了方向。

一、为什么罗永浩要做播客?

罗永浩做播客并非一时兴起。在今年6月的AGI Playground 2025大会上,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曾问罗永浩:“你为什么非要做科技?”梁文锋直言不讳地指出,罗永浩“靠嘴吃饭”的能力绝对是全国顶尖的,不充分发挥这种语言天赋实在可惜。
这番话显然触动了罗永浩。他考虑做类似Lex Fridman或Joe Rogan那样的播客,与科技领袖和创业者进行深度对谈,不设固定时长,只要话题有价值,就聊上三四小时,内容完整放出。
播客对罗永浩而言,也是一个找回叙事主导权的机会。直播带货时期,他需要顺应大多数受众的偏好,跟注意力博弈,“叙事权”掌握在平台和大众舆论手里。而在视频播客中,他能够完全掌控话题和节奏,找回属于自己的表达空间。

二、罗永浩的播客为何能一炮而红?

罗永浩的播客首秀能够迅速引爆全网,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
一是多年积累的“内容信用”。从新东方的课堂录音到牛博网,从锤子手机发布会到直播带货,罗永浩在不同媒介形态中始终保持着“真诚、敢说”的形象,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粉丝。这种信任让观众愿意花时间收听他的长对话节目。
二是精准抓住了市场痛点。在快餐化、碎片化的内容浪潮里,市场上缺乏高质量的“真内容”。罗永浩的长对话形式提供了深度和真实感,满足了受众对稀缺信息的渴求。
三是平台的大力支持。B站在7月发布了《视频播客出圈计划》,为创作者提供10亿级冷启动流量、AI创作工具及免费录制场地等扶持政策。这为罗永浩的视频播客计划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罗永浩的播客有什么不同?

《罗永浩的十字路口》与市面上大多数播客有几个明显不同:
首先是时长惊人。每期节目3-5小时的长度,完全违背了传统内容传播的规律。但恰恰是这种不删减的原始对话,为观众提供了第一手信息和沉浸式体验。
其次是对话深度。首期节目中,罗永浩和李想聊起了童年往事、创业心路、企业管理、员工关系等话题。李想甚至在他面前红了眼眶,情绪破防,坦露了大量“心事”。这种深度交流在常规访谈中很少见到。
最后是内容真实性。罗永浩始终保持着自己“不装”的风格,不刻意塑造完美形象。这种真实性让受众觉得亲切可信赖,也为内容建立了持续关注的基础。

四、罗永浩会如何改变播客行业?

罗永浩的入局,很可能像一条鲶鱼进入平静的池塘,给播客行业带来显著变化:
一是带动更多名人入局。罗永浩的成功示范效应,可能会吸引更多明星、企业家加入播客赛道。事实上,除了罗永浩,B站还吸引了于谦、鲁豫等创作者加入视频播客领域。
二是推动播客视频化。视频播客比纯音频播客有更大的商业想象空间。YouTube数据显示,44%的观众表示视频内容能增强对播主的信任感。这种亲近感,正是吸引广告主的关键。
三是提升内容质量标准。罗永浩的长对话模式设立了一个新的内容标准,可能会推动整个行业向更深入、更专业的方向发展。观众会对内容质量有更高期待,粗制滥造的内容将更难生存。

五、播客是罗永浩的最终归宿吗?

从英语培训到做手机,从直播带货到AR创业,罗永浩的职业生涯似乎一直在追逐风口。播客是他找到的又一个新风口,还是真正的最终归宿?
从目前情况看,播客确实符合罗永浩的个人特质。他的核心优势是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而非具体的产品能力。播客这种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他的优势,同时规避他的短板。
播客也能与他的科技创业产生协同作用。通过对话科技领袖,罗永浩可以获取前沿信息和灵感,为自己的创业项目提供支持。
但罗永浩的商业道路始终充满曲折与转型。他关联的锤子科技仍面临新的执行案件,执行标的合计2142万余元。他的AR创业项目细红线科技也已经裁撤多个部门,硬件团队解散。在这种背景下,播客至少是一个能够帮他维持公众曝光、积累个人品牌资产的有效方式。

结语:搅局者的价值

罗永浩进军播客的最大意义,不在于他个人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在于他为一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播客领域已经沉寂太久,需要罗永浩这样的“搅局者”来打破平衡,重新定义内容标准。
罗永浩用一场2000万播放的播客首秀证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深度内容依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当所有人都在炒话题时,老老实实聊点真东西,反而成了最稀缺的价值。
罗永浩的人生轨迹,像是一部多线程展开的长剧:跌宕、反转、充满意外。但若细看,其实始终有一条暗线贯穿其中——从来不是随波逐流。视频播客是他最新的一次尝试,但很可能不是最后一次。无论成功与否,罗永浩都会继续折腾下去,因为在他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安稳”两个字。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李明Bright】,微信公众号:【李明Bright】,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