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清拆令下,557平方米的违法建筑空间,见证着从资本膨胀到帝国崩塌的最后一程。
香港屋宇署的一纸清拆令,让沉寂多时的恒大集团原主席许家印再次成为舆论焦点。2025年6月,署方对其名下位于香港山顶布力径10号E座的别墅发出命令,要求90天内展开清拆工程,180日内完成还原。
调查显示,该物业存在超过6000平方呎(约557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其中仅地下私自开挖的地牢(地下室)就达5000平方呎(约464.5平方米)。
调查人员发现,布力径10号E座别墅存在两处主要违建。别墅正门位置平台被擅自加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呎。原始建筑图则清晰显示,该处本应是平地,没有任何楼梯或高低差设计。
更严重的违规在地下低层。建筑商在施工时挖开的“回填区”——按规定完工后需填实的区域——被重新挖空,改造成约464.5平方米的生活空间。屋宇署文件直指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违法改建和扩建”。
建筑专家分析称,这种手法需要建筑师与施工方全程配合。原始图纸显示,该回填区总面积逾6500平方呎,部分甚至延伸至地面加建物正下方,形成隐蔽的双层结构。
布力径10号E座是许家印2010年恒大香港上市后购入的三栋山顶豪宅之一,当时共斥资25亿港元。三栋物业均通过离岸公司持有,每栋配备私人花园及室内电梯,实用面积超450平方米。
自恒大2021年爆发债务危机,这些资产陆续被债权人接管。2024年,B座以约4.7亿港元售出,成交价较一年前估值大跌近半,呎价仅约9万港元。同年10月,C座和E座以9亿港元联合挂牌,较峰值估值折让40%。
当地中介透露,这批豪宅每月都有人咨询,超六成是香港本地老牌家族和超级富豪,约三成为内地买家。但违建问题曝光后,E座价值将面临进一步缩水。
布力径被视为香港顶级富豪的“秘密俱乐部”。许家印2010年一口气买下三栋的举动,在当时香港地产圈引发震动。开发商新世界郑裕彤家族在该项目中自留大半,仅释出三四幢出售。
许家印能购得三席,与其和郑裕彤家族的交情有关。购买后,他与郑裕彤之子郑家纯比邻而居,“推窗可见对方庭院”。这里每扇门后都是显赫名字:10号A座住着“重庆李嘉诚”张松桥,D座是凯雷基金董事唐子明,附近还有赌王家族多处宅邸。
对许家印而言,这三栋豪宅不仅是居所,更是跻身香港顶级财阀圈的通行证。
调查显示,许家印早于1995年就在香港设立安基集团,早于1996年在广州创办恒大前身。其通过开曼群岛及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离岸公司,构建“北美-离岸公司-香港-内地”的复杂架构。
恒大在内地赚取的利润,通过分红进入离岸公司,资金去向成谜。据公开信息,许家印累计从恒大获得超500亿分红,这些资金被转移至海外。其长子与前妻丁玉梅均拥有加拿大永久居住权。
香港法院文件意外披露,丁玉梅还有2名未成年子女和2名未成年孙子女。许家印家族资产规模及转移路径,仍是全球债权人追查的重点。
2024年初,因债务重组无实质进展,香港高等法院正式对恒大颁布清盘令。这个曾经全球负债最重的房企,总负债高达近2.4万亿元人民币。
除布力径豪宅外,香港恒大中心已被中信银行接管;其空客A319私人飞机遭安迈顾问挂牌出售;前妻丁玉梅被曝半年花掉400万美元,甚至在伦敦豪掷5亿购入33套豪宅。
许家印本人在香港最后的落脚点,仅剩柯士甸道一套175万港元买入的41平米公寓。但据早前报道,该套公寓也已在2024年3月时遭中信钉契抵债。
这座已被债权人接管的“富豪圈的入场券”,正面临价值进一步缩水的命运。曾承载资本野心的地下空间,将按屋宇署命令回归为冰冷的回填土。而在债权人名单上,许家印的名字后依然跟着那个天文数字:2.4万亿元。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