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苏超”双城记:通哥阿连,奇缘千年

荔枝新闻 · 3 小时前
8月17日,“苏超”第9轮
南通队 VS 连云港队
沿海“德比” 万众瞩目
南通与连云港
两地古称“通州”与“海州”
一南一北守候于黄海之滨
但两个城市的奇缘延续了千年
1.jpeg
连云港
2.jpeg
南通
1984年5月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放
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
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
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战略决策
南通与连云港
作为江苏沿海两兄弟
“肩并肩”站上了
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逾40年来
一直秉承着“携手共进”初心
以合作之笔共谱时代画卷
一千多年前的南通地方长官夫人,系连云港大家闺秀
南通城,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然而,在此之前南通地界是个什么模样?这座城市又是如何发端的?因为南通本地在北宋前无确凿史料可考,这些问题曾鲜有人知。
直至1971年秋冬之交,一方青石墓志铭碑在南通陈桥河口村出土问世,诸多历史沉谜才逐一揭晓。这个被专家称为刻在青石上的南通“史书”,就是《唐东海徐夫人墓志铭》。
3.jpeg
徐夫人墓志碑拓片
当时,南通县陈桥公社第九大队(今崇川区陈桥街道河口村)社员在开挖大寨河时,出土了这一墓志铭碑。该墓志被南京博物院收藏,列为五代碑刻之遗珠瑰宝,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该墓志题有“唐东海徐夫人墓志铭”9字,专家考证,这个“唐”,当属“南唐”无疑。墓志为阴文楷书,约1100字,记载了墓主徐夫人的生平事迹和姚氏家族的发迹史,反映了南通公元958年建城前半个多世纪时间内,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历史信息,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艺术和科技价值。
这位墓主徐夫人是何人?据志文记载,徐夫人为南唐静海指挥使兼都镇遏使姚公之妻,出生于淮北东海郡(今连云港市海州区)的豪门望族,“家缘上国,轩冕中朝”,祖上俱为中原大唐王朝的命官。夫人幼承庭训,淑德端庄,年十五“及笄”之龄嫁于姚公,协助治理东、西两镇(东洲与静海)内外家事以及300人口大家族的管理,且负膝下五子、六女的育养操劳,致使38岁芳华之龄因疾而辞世。
姚氏家族来自江南吴兴,从担任南通东洲、静海首任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姚存开始,统治这方江北之地达半个世纪之久。专家论证,徐夫人的丈夫就是姚氏世袭政权的第三代掌门人姚彦洪。
《徐夫人墓志铭》的出土,证实了南通地区确凿可考的最早盐场永兴场与通扬运盐河的具体方位和盐业盛况,记载了姚氏政权上佐国家负有“专漕运,副上贡”的职责,有力证实了南通古运盐河及其漕运历史。
4.jpeg
十八里河口部分历史遗址手绘图
这位从连云港远嫁而来的贤淑女子,实际上就是一千多年前的南通地方长官夫人,她辅佐丈夫处理各项事务,“十月二十日终于静海都镇官舍”。徐夫人,被南通人民永远铭刻在历史的印记中,诚如墓铭所云,“惊埋玉而地厚,将刻石兮天长。”
张謇与许鼎霖、沈云沛并称“江北三名流”,沿海垦牧共树丰碑
时光的车轮运转到近代,南通先贤张謇将南通与连云港两座滨海城市紧紧连接在一起。
5.jpeg
赣榆选青书院
张謇与连云港的渊源颇深。光绪十四年(1888年),35岁的张謇受聘来到连云港,担任赣榆选青书院院长。张謇为选青书院订立了“诚以做人、恒以学问”八字校训,将书院教学分为经义、治事两科。他主讲经史,提倡实学,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地方人才。这一时期,张謇还主持编修了《光绪赣榆县志》。为写好这部县志,张謇研究走访,了解当时的赣榆风俗人情。县志前后历时近两年完成,为连云港历史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6.jpeg
张謇主编的赣榆县志
这段经历不仅奠定了张謇日后教育理念的基础,也加深了他对连云港地区的感情。此后,张謇与海州人许鼎霖、沈云沛密切合作,合力推动江苏沿海垦牧事业。沈云沛与张謇是同科进士,许鼎霖是张謇在赣榆任教时结识的“莫逆之交”。三人并称“江北三名流”,于此展开风云际会,共同书写了一段区域发展的辉煌篇章。
1905年,张謇同许鼎霖、沈云沛呈请朝廷在连云港海州创办海赣垦牧公司。张謇在云台山考察后,很快与许鼎霖和沈云沛等达成设立垦牧公司的方案,大清商部于当年批准开设江苏海赣垦牧公司的呈请。公司北起山东日照,南到淮安,南北长约三百里,总面积约两千公顷。
7.png
1905年海赣垦牧公司息褶
海赣垦牧公司以南通的通海垦牧公司为模版,在海州复制了张謇的垦牧公司模式。随后数十年间,海赣垦牧公司在开发荒滩涂、耕种养殖等方面取得成功,终将江淮八百里荒滩变沃野。通海和海赣的事业一南一北,有力促进了近代江苏沿海地区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和科技文教事业的发展。
8.jpeg
“垦牧乡歌·家国情怀——张謇垦牧之路特展”在连云港市博物馆展出
以列入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为起点,两座城市续写新时代“山海传奇”
1919年,孙中山先生发表《建国方略》,其中提出把连云港建成东方大港的构想,同时将南通纳入沿海铁路大动脉,将南通吕四港建设为世界级渔港。宏伟的蓝图,在当代终成美好的现实。两座城市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书写了沧桑巨变的“山海传奇”。
1984年4月,连云港、南通列入进一步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后,江苏随即建立第一批国家级经开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江苏经济对外开放最早的两个“窗口”。
9.jpeg
通连两地的集装箱码头
2009年9月,江苏省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布局,重点发展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大中心城市,加快沿海开发开放步伐,把江苏沿海地区建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10.jpeg
江海激荡四十载,向海图强谱新篇。如今的南通,坚定不移把沿海作为“下一个万亿”的最大增量,以强有力的组织推进体系统筹跨江融合、向海发展,推动南通由依江而兴加速迈向江海共兴,着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实施。
11.jpeg
而作为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连云港,正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市,聚力塑造传统产业新优势、增强新兴产业新动能、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化海洋产业集群,合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汇通江淮之气概 畅达黄海之辽阔
展望“苏超”通连比赛
我们看到一个更加开放的江苏
正敞开胸怀,逐梦蓝海!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